永发信息网

四圣谛与四法印有什么区别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8:11
四圣谛与四法印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四圣谛”也称“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法.轮。”初转法.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盘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苦谛: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由修有漏道因而证灭谛涅盘。如《涅盘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盘,若专修四谛以求涅盘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和涅盘寂静。

  学佛的人要以此四法印检验一切论说。 若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印可,择其善者修行;若不契合此四法印的,便应驳斥摒弃,视作导致桎梏、妨碍解脱的邪见。

  (一) 诸行无常

  什么是诸行无常呢? 善男子,在相对的世间里,一切不同类别的行为与现象,无论关乎有情或无情生命的、心理的或物理的,或者是两者兼具的,都是毫无例外地恒久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永无一刻能有绝对的静止。

  所有的物质从极小的微尘以至极大的星体, 都是在永无休止的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生觉察到的物理现象。 所有有情众生的心智活动, 从极简单以至极复杂的,也同是念念生灭,前念死,后念生,方生便死,方死又生,以此显现一切能或不能为众升生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善男子,宇宙一切物理与心理的行为现象都是迁流不居,不得永久。这就是诸行无常。

  (二) 诸法无我

  什么是诸法无我呢?

  善男子,不论是造成世间物理现象的色法或是造成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没有一个常住不变、能作永恒主宰的‘我’。

  一切物质的色法,都是恒久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与生灭之中; 灭了的就不再存在,方生的又迅即毁坏。 色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怎样能够在它里面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一切属于精神的心法, 无论是喜、怒、哀、乐、忧、悲、苦、恼或任何其他心理状态,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灭的就不再存在,方生起的又迅速即湮灭。 心法如是生灭不息不定,又那里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个不变、能作主宰的‘我’呢。

  善男子,在物质和精神里,决不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这就是诸法无我。

  (三) 诸受是苦

  什么是诸受是苦呢? 善男子,众生在相对的世界里, 不断因无常的现象、无我不实的各种心法和色法,起各种痛苦的、快乐的或非苦非乐的感受。

  痛苦的感受,自然不能称作乐; 快乐的感受,却要赖外缘而生,又不得永久,失去了便怅然不悦,徒令惘然追忆。 因此一切快乐背后,皆隐藏着痛苦,并非真正澈底的快乐。至于非苦非乐的感受,当然不能称为乐了。

  善男子,看破世间一切感受的真面目, 在最高的要求底下,众生在世间的一切感受,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快乐,却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痛苦而已。

  在这定义下, 苦便包括了众生自认是苦的感受、一切澈底的不快乐感受和所有非苦非乐的感受了。

  善男子,在这定义下,一切世间的感受皆是苦受。这就是诸受是苦。

  (四) 涅盘寂静

  什么是涅盘寂静呢? 善男子,众生若依佛法修行,锻炼心智,便能进入一个解脱的状态。 在这境界里,他可以见到唯一常见不变的法,感受唯一实在能作主宰的‘我’,尝到真正澈底的快乐。

  在这解脱的境界里,世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的原理已被超越了。 这境界是常、是我、是乐,与世间有别,名为出世间。

  这出世间就是涅盘。

  善男子,涅盘、出世间的境界并不离开世间而独有,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却是你我差别的超越、 你我的合一、从无常中看到常、从无我中看到我、从生灭的虚幻苦恼中看到永恒真实的快乐。

  众生于色身尚存、世间生命尚未终结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经历和安住于此涅盘之中。尚有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有余涅盘,弃色身而住于涅盘的就是无余涅盘。

  善男子,世间的无常、无我和痛苦能全部寂灭于涅盘境界之中。这就是涅盘寂静了。

  (按:在四法印中,若除去诸受是苦,则为三法印。)
全部回答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寂静涅盘
四圣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三法印是衡量佛教一切教义教法的根本准则。
法印从三个变成四个以后就不是准则,而又变成教义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一个月只能排一个卵,那么龙凤胎是怎么来的
问一个问题,在国外父母会给孩子买房吗?
高铁车票错过了怎么办
祁阳到新田的汽车多少钱?一天有几班,时间是多
q错过了你的等待q的情侣名是?
粤语不用粤语怎么说,有一首粤语歌歌词是 原来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球的内部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
14年新消防规范中消防水泵的配电柜不允许用变
京东商城的申请售后是什么
蜘蟟的养殖技术家庭养殖需要怎么养
有没有愿意合作的信用卡业务员 我有客源
How about going out for a break?---. We've
H2S与O2反应能生成H2吗?为什么
左边麦字旁右边少是什么字?
收到教训的名言警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名人
推荐资讯
钱乘旦对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出了“三个比例的
初学者选择乒乓球拍的问题
魅族的手机质量怎么样,卷皮网我想买手机怎么
奥迪变速箱故障倒档闯档
也什么说剑三越来越堕落了?很多老人都a了…
stm32f cortex m3编程手册有中文的吗
您有雅思口语多米诺限量版的pdf文件吗?
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有哪几种
快递不收会怎么样,别人寄的快递不想要了可以
In this lecture, I can only give you a pur
属马的男明星有哪些
特大城市2012怎样规划路网城市才好看 发张图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