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新的社团么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7 01:12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6-06 10:45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新的社团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6-06 12:25
社团调研报告
一、 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课题的提出
我院期刊《群言》计划本期推出有关社团文化建设方面评议,需要这方面的信息,经过深入的考虑,我们认为“社团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社团是大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社团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同学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也提供了充裕的机会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可以说,社团生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反映,从社团文化中展现的学生的风貌也直接体现了这个学校的文化与风气。一种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必然对应着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风气,一种不良的社团文化风气也必然反映了一种不健全的校园文化氛围。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此次调研课题。我们按照我校社团的大致分类情况,科学地抽取了调研样本,抽取了我校社团中的一半来配合此次调研。
(二)调研的不足
首先,由于社团数量多,参与人员数量多且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进行此次调研时困难很大,必须先找到我们经过抽样决定的人员的联系方式再与之联系。又由于选取人数较多,而进行调研的人数很少,就不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研,只能让他们将调查表拿回去填。这就易导致一人填写多份等填答结果不真实的情况。
再次,问卷的形式让很多人不接受,因此回收率不够高。特别是对于其他学生组织的调研,回收率低会造成答案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问题,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更真实地反映相关情况。
二、 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一)不同类型社团的活动情况
社团活动根据社团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社团分类进行结果分析。
学生组织
1 学委会
在本次调研中,抽样的学委会的同学里有50%的人选择本社团的活动通常为“参与社会调研”,50%的人选择“组织内部人员常规培训”,30%的人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20%选择“提供后勤服务”,20%选择“进行名家访谈”。可见,作为学生权力机关的学委会,通常进行的活动都围绕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这也与学委会的职能定位是相符合的。
对于活动举办的频率,50%为“一周一次”,20%为“一个月一次”,10%为“两周一次”,10%为“两个月一次”,10%为“半个学期一次”。由此看来,活动的频率大都比较频繁,说明学委会的各个部门也都在有计划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怠惰。这种现象是可喜的。
在被问到“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时,70%的同学选择“完成上级任务”,在“为何会出现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的填答中,也有占较高比例的30%的同学选择“只是完成上级指派的活动,没有自主性”,因此学委会的活动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是毋庸置疑的。从统计上来看,学委会举办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包括“展现本社团的特色”,“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和“为内部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
由此看来,在目的方面,学委会似乎更多地倾向于本社团的利益,而忽略了学校同学的利益。
学委会活动的反响情况似乎并不太好,80%的人反映“活动中存在反响不高的情况”,这些同学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创新”且“与学生的利益关系不密切”,这从另一个侧面对应了上面学委会的目的性。
2 学生会
相较于学委会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无疑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学委会的活动,学生会举办较多的还有“举办名家讲座论坛”,“组织文艺演出”和“举办相关挑战比赛”。内容不仅更加丰富,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也更多。
学生会的活动频率也相应地变化范围更广,从“一周多次”到“半个学期一次”不等。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活动的丰富性。
由于活动的丰富性,其目的也呈现多元化。除了学委会通常的目的,其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包括了“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爱好”以及“为全校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由此看来,学生会的活动自主性要比学委会的自主性更多一些。这一点也可以从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活动目的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上看出来。
学生会活动的反响情况较好,只有21.4%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这与其活动的可广泛参与性是分不开的。
3 新闻中心
在对新闻中心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发现,100%的新闻中心进行“期刊编辑”这项活动,与“期刊编辑”密切相关的是“参与社会调研”以及“组织人员内部常规训练”,还有50%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和“提供后勤服务”,
这些与新闻中心的工作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新闻中心的活动频率大体比较一致,基本都为“一个月一次”,也有极少数是“一周多次”或者“两周一次”。这与它进行“期刊编辑”的工作性质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中心的活动需要一些有这方面特长或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的参与,因此其活动目的主要为“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特长”和“为内部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当然新闻中心作为信息摘录和传播的部门,其各项活动也离不开上级的指派。
新闻中心举办的活动反响情况有好有坏,比例相同,而在认为“举办的活动反响情况不高”的学生中,100%都认为是因为“资金短缺”,50%认为“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创新”,50%认为是由于“本身组织策划不利”。
4 其他的学生组织
其他的学生组织还包括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助学中心、青春法大以及校艺术团等。但由于人力的缺乏,主要调查了青协和勤助,由于回收率极低,答案与这是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
由于这类学生组织部门比较庞大,且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质,因此活动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充分体现其特性。通常的活动为“举办志愿者活动”,“举办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后勤服务”和“组织拓展训练”,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其社团个性所举办的。
因其参与性较强,且一项活动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活动频率也相应增多,60%为“一周多次”,40%选择“一周一次”,可见举办的活动数量相对较多。
其特殊的社团个性也决定了100%的同学在回答“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时选择了“立志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全校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及“展现本社团的特色”。
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大大推动了这类社团的发展,从100%的同学认为“举办的活动不存在反响不高”的现象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只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的活动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学生社团
按照社联的分类,我们将学生社团分为人文社团,理论社团,实践社团和特色社团。
1 人文社团
人文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它在进行活动时必须以人文为中心,因而它的活动主要与文化探讨有关,且形式多样。其中72.2%的人选择“组织各种文化交流会”,63.6%选择“进行社团特色表演”,54.5%的同学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也有46.5%的同学选择“举办图片展”,“举办图片展”是人文社团独有的活动,与其人文的性质是相符的。
人文社团的活动频率较为频繁,54.5%选择“两周一次”,18.2%的“一周一次”,18.2%选择“一个月一次”,还有11.1%的同学选择“一周多次”。
人文社团的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有72.2%的选择“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72.2%选择“展现本社团的特色”,54.5%选择“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由于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因而目的较为单纯,主要为本社团和本社团内的成员提供舞台。
由于人文社团内部侧重点不同,导致类型较多,所以其活动类型也较为丰富,大部分反响较高。极少部分反响不高主要是因为“同类型的社团竞争”,“资金短缺”以及“本身组织策划不利”。
2 理论社团
理论社团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数是“为学生提供信息”,以及“组织各种文化交流会”和进行“名家访谈”。
其活动频率也基本一致,85.7%选择“两周一次”,14.3%选择“一周一次”,活动也比较频繁。
理论社团的活动参与性也不是很强,因此其目的也倾向于本社团的利益。
从其目的不难想象其活动的反响情况也不会全部都很好,71.4%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反响不高的情况”。对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与其目的相符,42.9%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与学生的利益关系不密切”,也有42.9%的学生认为是“资金短缺”造成的。
3 实践社团
实践类社团活动形式也较多,但经过调查分析看出其主要的活动有四个:“组织内部人员常规培训”,“举办志愿者活动”,“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和“参与社会调研”。这些也都是一般实践所进行的活动。
其活动也较为频繁。
活动的目的除了为本社团的成员提供实践的舞台,也“立志于社会公益事业”,这与其实践的性质是不相矛盾的。
活动的反响情况好与坏的比例也相同。其反响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的短缺”。
4 特色社团
特色社团的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化,除了以上三种社团的主要活动外,他们还进行“相关视频电影的放映”,以及“进行社团的特色表演”。
活动的频率也平均分布,从“一周多次”到“半个学期一次”不等,自主性较强。
举办活动的目的也最主要的是“展现社团的特色”,73.91%的学生选择了这个答案。此外也包括56.52%的同学选择了“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爱好”,56.52%的同学选择了“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
特色社团的调查中,52.17%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47.83%的学生认为不存在。认为存在问题的学生中100%都认为是“资金的缺乏”导致的,也有41.67%的学生选择“本身组织策划不利”,41.67%的学生选择“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创新”。
(二)对社团活动的评价
在回答“在您看来现在的社团都存在哪些问题”时,高达75.96%的同学选择“资金短缺”,位居第二位的是选择率达28.85%的同学选择“部门内部凝聚力不强”,接着是25.96%的同学选择“面临创新突破难”,也有25%的同学选择“自主程度不够”。这与之前的分类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资金短缺”是大部分社团面临的普遍问题,“创新突破难”也是社团的一个重要困境。
对于“哪一类的社团活动更受学生欢迎”大家的分歧似乎比较大,但选择率较高的超过20%的选项来看,42.31%的人选择“举办名家讲座论坛”,40.38%的同学选择“放映相关视频电影”,39.42%的人选择“举办志愿者活动”,36.54%选择“组织文艺演出”,36.54%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34.62%的同学选择“进行名家访谈”,33.65%选择“进行社团特色表演”,还有25%选择“举办社会公益活动”。这些与之前有关“社团反响情况”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50%的同学认为“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的“社团活动更具吸引力”,40.38%的人认为“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的“社团活动更具吸引力”,30.77%的人还选择了“别具一格,十分有特色”,24.04%的人选择了“提供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对社团活动的建议
同学们对于社团活动的建议也都围绕社团的问题提出:希望多拨一些资金下来,应增强部门凝聚力,宣传应该名副其实,应多些创新,工作人员应对工作更负责任,希望社团不要太官僚化。
总结
从这些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团的活动形式都与其社团的性质密不可分,而活动的目的也都与社团的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社团的目的性反过来决定了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形式决定了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影响了活动的反响情况。因此说,社团的性质、目的、活动形式和反响情况是社团成员必须给以重视的几个方面。
从上述分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会、学委会和其他直接隶属于校团委的组织在资金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其他社团都在资金方面面临困难。且在对社团评价方面,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资金短缺”作为设“社团活动有哪些困难”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见资金短缺是我校社团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另外,“创新突破难”的问题也是决定社团发展状况的重要问题。较之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各个高校,我校社团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活动的形式过分围绕社团的性质进行,且一直延承以往的本社团活动形式,导致多年的同一社团的活动没有较大的变化,创新性较差,因而我校活动的亮点不够多,也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对于社团的活动热情度逐渐冷却。但与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活动也与我校的法学特色联系紧密,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较多的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大赛。中国人民大学的社团评优表彰的活动无疑可以使他们的社团更具有竞争力,与之相比,我校的社团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因为没有这样一种整体的评优机制,社团只能在其内部竞争,这又导致了“内部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人大的这种模式,让我校社团不仅仅了解其内部的情况,也能了解其他社团的情况,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可借鉴其他社团的经验,对我校社团的发展必定会有很大的好处。
“自主程度不够”是多数学生组织面对的问题,当然不能因此就决定将全部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组织,因为学生组织毕竟更多的是为学生服务,而不应该卷入社团的盲目竞争中去。但适当的权利下放则可以给学生组织的活动注入更多的新鲜感,使学生组织的参与人员更有活力,活动也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利益。
不难看出,举办名家讲座论坛、放映相关视频电影、举办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组织文艺演出这些活动更加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活动的共同点是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切实服务于学生的利益且参与性较高。从分类分析中我们也看到,社团在举办具有这几个特点的社团活动时“社团的反响情况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切实关系学生问题、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且注重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关注。这也应该是学生社团的宗旨与职责。
在这次调研中,也有很多同学写下了他们认为的比较经典的活动。排名前十位的是:广播歌手大赛,与奥运有关的活动,博闻论坛,百家讲坛,校级的辩论赛,礼仪风采大赛,模拟法庭,金牌律师进法大,支教活动,学术十星,勤助电影节。(注:学术十星与勤助电影节排名并列)
这些活动能够受同学们的欢迎,能够给学生们以深刻的印象,也是由于他们具有上面所说的优点,这也极大地证明了社团要想有所发展,社团的活动要想在校园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能忽略学生的利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活动的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也惟其如此,法大的社团活动才能经久不衰,法大的社团文化和校园文化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一、 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课题的提出
我院期刊《群言》计划本期推出有关社团文化建设方面评议,需要这方面的信息,经过深入的考虑,我们认为“社团文化建设”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社团是大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社团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同学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也提供了充裕的机会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可以说,社团生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反映,从社团文化中展现的学生的风貌也直接体现了这个学校的文化与风气。一种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必然对应着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风气,一种不良的社团文化风气也必然反映了一种不健全的校园文化氛围。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此次调研课题。我们按照我校社团的大致分类情况,科学地抽取了调研样本,抽取了我校社团中的一半来配合此次调研。
(二)调研的不足
首先,由于社团数量多,参与人员数量多且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进行此次调研时困难很大,必须先找到我们经过抽样决定的人员的联系方式再与之联系。又由于选取人数较多,而进行调研的人数很少,就不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研,只能让他们将调查表拿回去填。这就易导致一人填写多份等填答结果不真实的情况。
再次,问卷的形式让很多人不接受,因此回收率不够高。特别是对于其他学生组织的调研,回收率低会造成答案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问题,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更真实地反映相关情况。
二、 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一)不同类型社团的活动情况
社团活动根据社团类型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社团分类进行结果分析。
学生组织
1 学委会
在本次调研中,抽样的学委会的同学里有50%的人选择本社团的活动通常为“参与社会调研”,50%的人选择“组织内部人员常规培训”,30%的人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20%选择“提供后勤服务”,20%选择“进行名家访谈”。可见,作为学生权力机关的学委会,通常进行的活动都围绕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这也与学委会的职能定位是相符合的。
对于活动举办的频率,50%为“一周一次”,20%为“一个月一次”,10%为“两周一次”,10%为“两个月一次”,10%为“半个学期一次”。由此看来,活动的频率大都比较频繁,说明学委会的各个部门也都在有计划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怠惰。这种现象是可喜的。
在被问到“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时,70%的同学选择“完成上级任务”,在“为何会出现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的填答中,也有占较高比例的30%的同学选择“只是完成上级指派的活动,没有自主性”,因此学委会的活动没有太多的自主性是毋庸置疑的。从统计上来看,学委会举办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包括“展现本社团的特色”,“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和“为内部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
由此看来,在目的方面,学委会似乎更多地倾向于本社团的利益,而忽略了学校同学的利益。
学委会活动的反响情况似乎并不太好,80%的人反映“活动中存在反响不高的情况”,这些同学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创新”且“与学生的利益关系不密切”,这从另一个侧面对应了上面学委会的目的性。
2 学生会
相较于学委会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无疑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学委会的活动,学生会举办较多的还有“举办名家讲座论坛”,“组织文艺演出”和“举办相关挑战比赛”。内容不仅更加丰富,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也更多。
学生会的活动频率也相应地变化范围更广,从“一周多次”到“半个学期一次”不等。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活动的丰富性。
由于活动的丰富性,其目的也呈现多元化。除了学委会通常的目的,其活动的主要目的还包括了“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爱好”以及“为全校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由此看来,学生会的活动自主性要比学委会的自主性更多一些。这一点也可以从只有极少数同学选择活动目的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上看出来。
学生会活动的反响情况较好,只有21.4%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这与其活动的可广泛参与性是分不开的。
3 新闻中心
在对新闻中心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发现,100%的新闻中心进行“期刊编辑”这项活动,与“期刊编辑”密切相关的是“参与社会调研”以及“组织人员内部常规训练”,还有50%的学生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和“提供后勤服务”,
这些与新闻中心的工作目的应该是一致的。
新闻中心的活动频率大体比较一致,基本都为“一个月一次”,也有极少数是“一周多次”或者“两周一次”。这与它进行“期刊编辑”的工作性质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中心的活动需要一些有这方面特长或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的参与,因此其活动目的主要为“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特长”和“为内部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当然新闻中心作为信息摘录和传播的部门,其各项活动也离不开上级的指派。
新闻中心举办的活动反响情况有好有坏,比例相同,而在认为“举办的活动反响情况不高”的学生中,100%都认为是因为“资金短缺”,50%认为“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创新”,50%认为是由于“本身组织策划不利”。
4 其他的学生组织
其他的学生组织还包括青年志愿者协会、勤工助学中心、青春法大以及校艺术团等。但由于人力的缺乏,主要调查了青协和勤助,由于回收率极低,答案与这是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
由于这类学生组织部门比较庞大,且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质,因此活动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充分体现其特性。通常的活动为“举办志愿者活动”,“举办社会公益活动”,“提供后勤服务”和“组织拓展训练”,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其社团个性所举办的。
因其参与性较强,且一项活动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活动频率也相应增多,60%为“一周多次”,40%选择“一周一次”,可见举办的活动数量相对较多。
其特殊的社团个性也决定了100%的同学在回答“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时选择了“立志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全校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以及“展现本社团的特色”。
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大大推动了这类社团的发展,从100%的同学认为“举办的活动不存在反响不高”的现象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只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的活动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学生社团
按照社联的分类,我们将学生社团分为人文社团,理论社团,实践社团和特色社团。
1 人文社团
人文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它在进行活动时必须以人文为中心,因而它的活动主要与文化探讨有关,且形式多样。其中72.2%的人选择“组织各种文化交流会”,63.6%选择“进行社团特色表演”,54.5%的同学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也有46.5%的同学选择“举办图片展”,“举办图片展”是人文社团独有的活动,与其人文的性质是相符的。
人文社团的活动频率较为频繁,54.5%选择“两周一次”,18.2%的“一周一次”,18.2%选择“一个月一次”,还有11.1%的同学选择“一周多次”。
人文社团的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有72.2%的选择“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72.2%选择“展现本社团的特色”,54.5%选择“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由于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因而目的较为单纯,主要为本社团和本社团内的成员提供舞台。
由于人文社团内部侧重点不同,导致类型较多,所以其活动类型也较为丰富,大部分反响较高。极少部分反响不高主要是因为“同类型的社团竞争”,“资金短缺”以及“本身组织策划不利”。
2 理论社团
理论社团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数是“为学生提供信息”,以及“组织各种文化交流会”和进行“名家访谈”。
其活动频率也基本一致,85.7%选择“两周一次”,14.3%选择“一周一次”,活动也比较频繁。
理论社团的活动参与性也不是很强,因此其目的也倾向于本社团的利益。
从其目的不难想象其活动的反响情况也不会全部都很好,71.4%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反响不高的情况”。对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与其目的相符,42.9%的学生认为是因为“与学生的利益关系不密切”,也有42.9%的学生认为是“资金短缺”造成的。
3 实践社团
实践类社团活动形式也较多,但经过调查分析看出其主要的活动有四个:“组织内部人员常规培训”,“举办志愿者活动”,“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和“参与社会调研”。这些也都是一般实践所进行的活动。
其活动也较为频繁。
活动的目的除了为本社团的成员提供实践的舞台,也“立志于社会公益事业”,这与其实践的性质是不相矛盾的。
活动的反响情况好与坏的比例也相同。其反响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的短缺”。
4 特色社团
特色社团的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化,除了以上三种社团的主要活动外,他们还进行“相关视频电影的放映”,以及“进行社团的特色表演”。
活动的频率也平均分布,从“一周多次”到“半个学期一次”不等,自主性较强。
举办活动的目的也最主要的是“展现社团的特色”,73.91%的学生选择了这个答案。此外也包括56.52%的同学选择了“基于本社团成员的共同爱好”,56.52%的同学选择了“扩大本社团的影响力”。
特色社团的调查中,52.17%的同学认为“活动中存在活动反响不高的情况”,47.83%的学生认为不存在。认为存在问题的学生中100%都认为是“资金的缺乏”导致的,也有41.67%的学生选择“本身组织策划不利”,41.67%的学生选择“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创新”。
(二)对社团活动的评价
在回答“在您看来现在的社团都存在哪些问题”时,高达75.96%的同学选择“资金短缺”,位居第二位的是选择率达28.85%的同学选择“部门内部凝聚力不强”,接着是25.96%的同学选择“面临创新突破难”,也有25%的同学选择“自主程度不够”。这与之前的分类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资金短缺”是大部分社团面临的普遍问题,“创新突破难”也是社团的一个重要困境。
对于“哪一类的社团活动更受学生欢迎”大家的分歧似乎比较大,但选择率较高的超过20%的选项来看,42.31%的人选择“举办名家讲座论坛”,40.38%的同学选择“放映相关视频电影”,39.42%的人选择“举办志愿者活动”,36.54%选择“组织文艺演出”,36.54%选择“为学生提供信息”,34.62%的同学选择“进行名家访谈”,33.65%选择“进行社团特色表演”,还有25%选择“举办社会公益活动”。这些与之前有关“社团反响情况”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50%的同学认为“切实解决学生问题”的“社团活动更具吸引力”,40.38%的人认为“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的“社团活动更具吸引力”,30.77%的人还选择了“别具一格,十分有特色”,24.04%的人选择了“提供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对社团活动的建议
同学们对于社团活动的建议也都围绕社团的问题提出:希望多拨一些资金下来,应增强部门凝聚力,宣传应该名副其实,应多些创新,工作人员应对工作更负责任,希望社团不要太官僚化。
总结
从这些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团的活动形式都与其社团的性质密不可分,而活动的目的也都与社团的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社团的目的性反过来决定了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形式决定了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影响了活动的反响情况。因此说,社团的性质、目的、活动形式和反响情况是社团成员必须给以重视的几个方面。
从上述分类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学生组织中的学生会、学委会和其他直接隶属于校团委的组织在资金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其他社团都在资金方面面临困难。且在对社团评价方面,绝大部分的人选择了“资金短缺”作为设“社团活动有哪些困难”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见资金短缺是我校社团的一个较大的问题。
另外,“创新突破难”的问题也是决定社团发展状况的重要问题。较之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各个高校,我校社团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活动的形式过分围绕社团的性质进行,且一直延承以往的本社团活动形式,导致多年的同一社团的活动没有较大的变化,创新性较差,因而我校活动的亮点不够多,也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对于社团的活动热情度逐渐冷却。但与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活动也与我校的法学特色联系紧密,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较多的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大赛。中国人民大学的社团评优表彰的活动无疑可以使他们的社团更具有竞争力,与之相比,我校的社团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因为没有这样一种整体的评优机制,社团只能在其内部竞争,这又导致了“内部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人大的这种模式,让我校社团不仅仅了解其内部的情况,也能了解其他社团的情况,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可借鉴其他社团的经验,对我校社团的发展必定会有很大的好处。
“自主程度不够”是多数学生组织面对的问题,当然不能因此就决定将全部的权利下放给学生组织,因为学生组织毕竟更多的是为学生服务,而不应该卷入社团的盲目竞争中去。但适当的权利下放则可以给学生组织的活动注入更多的新鲜感,使学生组织的参与人员更有活力,活动也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利益。
不难看出,举办名家讲座论坛、放映相关视频电影、举办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组织文艺演出这些活动更加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活动的共同点是迎合了学生的口味,切实服务于学生的利益且参与性较高。从分类分析中我们也看到,社团在举办具有这几个特点的社团活动时“社团的反响情况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切实关系学生问题、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且注重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关注。这也应该是学生社团的宗旨与职责。
在这次调研中,也有很多同学写下了他们认为的比较经典的活动。排名前十位的是:广播歌手大赛,与奥运有关的活动,博闻论坛,百家讲坛,校级的辩论赛,礼仪风采大赛,模拟法庭,金牌律师进法大,支教活动,学术十星,勤助电影节。(注:学术十星与勤助电影节排名并列)
这些活动能够受同学们的欢迎,能够给学生们以深刻的印象,也是由于他们具有上面所说的优点,这也极大地证明了社团要想有所发展,社团的活动要想在校园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能忽略学生的利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活动的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也惟其如此,法大的社团活动才能经久不衰,法大的社团文化和校园文化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6-06 14:22
可以,挺难的,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实施把。相信你可以的
- 2楼网友:十鸦
- 2021-06-06 14:03
在什么学校啊??/高中还是大学..社团多吗?你想建立的社团对学校或者对学生什么帮助吗??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