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哪个景区最好玩,常熟有什么地方好玩的请各位指教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4 00:51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5-13 12:28
栾川哪个景区最好玩,常熟有什么地方好玩的请各位指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5-13 12:35
舜过泉
在兴福寺头山门附近。相传虞舜曾饮过此泉,因此得名。舜过泉水质清冽醇厚,含有多种有机矿物质,可以饮用。泉边石壁上刻有“舜过泉”三字,古朴苍劲。
王石谷墓
在西门外程家桥,为清朝王翚之墓。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晚号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王石谷独创了兼蓄南北二宗的写意山水画,创立了影响中国画坛三百年的虞山画派。他的《南巡图》、《长江万里图》、《秋山草堂图》等都是清代艺术杰作。墓碑刻有“清画圣王石谷先生之墓”十字,系翁同龢所书。
四高僧墓
在兴福寺内门之内,为唐代怀述、常达,后梁彦俘,宋代晤恩四位高僧墓地。
读书台
读书台在城区石梅街虞山之麓,传为梁昭明太子读书处。原有此台,明弘治间县令杨子器重建,嘉靖间县令沈弘彝复作新亭。万历间增建外门。
从“得天然趣”月洞门入,高阜有单间卷棚式石亭。壁嵌清乾隆间觉罗雅尔哈善书“读书台”碑和明刻昭明太子像、邓?《读书台铭》碑、明陈察《重建昭明太子读书台记》碑。石端面镌清道光间倪良耀《虞麓园记》。四周杂植榆、朴、栎十余树,亭北有焦尾泉,具林泉石林之胜。积雪初霁,吟眺雪景,尤有雅趣。园内又有:仓圣祠、巫公祠、巫咸亭、雅集亭和石刻多处,均可留连。
桃源涧
在虞山北麓。上部涧身狭长,涧底大石平铺,大雨后水流急泻直下,形如一柄宝剑,寒光闪闪。石壁上刻有“古月寒泉”四字。中部巨石坦荡,水从光滑的石坡上飞泻而下,声如鼓琴击筑。涧中突兀的盘形大石上刻有“桃源涧”三字,是清光绪年间稷山居士陶睿宣所书。此处风景优美,附会着众多神话传说。
仲雍墓
在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的墓葬,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墓门石坊,面临北门大街。二道坊在山坡上,刻有“南国友恭”、“让国同心”两额。三道坊在山腰间,有石刻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干载名山还属虞”。墓前有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之墓”字样。仲雍又称虞仲,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的次子,他和兄泰伯,为了把王位让给弟季历的儿子昌(周文王),来到吴地,传播华夏族的文化,赢得了吴人的爱戴。仲雍死后,葬在乌目山上,吴人为了纪念他,把乌目山更名为虞山。
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公望墓
在虞山北麓小石洞附近,墓碑题有“元黄公望墓”字样,黄公望(1269 1354),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画家。五十岁左右隐居富春江,专心于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浅绛,笔势雄伟,苍浑秀润;一种是水墨,皴纹极少,笔意简远。《富春山居图》是他的代表作。他和王蒙、倪瓒、吴镇合称为元四大家。
清乾隆时修该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其16世孙黄泰修墓建坊,筑罗城、墓道等。1982年整修,神道用黄石铺筑,从公路直通墓前,长约60米。墓以砖砌筑,直径3.5米,高约1.4米。黄石砌的罗城内立墓碑,碑高1.3米,宽0.36米,墓冢碑上楷书“高士黄一峰公之墓”,并刻有画像、传略。此碑为黄泰修墓时立。
维摩寺
在虞山北部高处。“维摩旭日”是“虞山十八景”之一。寺东园内有“望海楼”,登楼可远眺长江。凌晨观看日出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维摩寺常被轻云笼罩,清旷幽绝,游人到此往往乐而忘俗。
周章墓
在虞山东岭,仲雍墓南侧,墓碑上刻有“古吴王周章陵墓”字样。周章是仲雍的曾孙,吴国的第一代国君,《春秋》、《左传》称他为吴子。仲雍的侄姬发(周......余下全文>>
在兴福寺头山门附近。相传虞舜曾饮过此泉,因此得名。舜过泉水质清冽醇厚,含有多种有机矿物质,可以饮用。泉边石壁上刻有“舜过泉”三字,古朴苍劲。
王石谷墓
在西门外程家桥,为清朝王翚之墓。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晚号清晖主人。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王石谷独创了兼蓄南北二宗的写意山水画,创立了影响中国画坛三百年的虞山画派。他的《南巡图》、《长江万里图》、《秋山草堂图》等都是清代艺术杰作。墓碑刻有“清画圣王石谷先生之墓”十字,系翁同龢所书。
四高僧墓
在兴福寺内门之内,为唐代怀述、常达,后梁彦俘,宋代晤恩四位高僧墓地。
读书台
读书台在城区石梅街虞山之麓,传为梁昭明太子读书处。原有此台,明弘治间县令杨子器重建,嘉靖间县令沈弘彝复作新亭。万历间增建外门。
从“得天然趣”月洞门入,高阜有单间卷棚式石亭。壁嵌清乾隆间觉罗雅尔哈善书“读书台”碑和明刻昭明太子像、邓?《读书台铭》碑、明陈察《重建昭明太子读书台记》碑。石端面镌清道光间倪良耀《虞麓园记》。四周杂植榆、朴、栎十余树,亭北有焦尾泉,具林泉石林之胜。积雪初霁,吟眺雪景,尤有雅趣。园内又有:仓圣祠、巫公祠、巫咸亭、雅集亭和石刻多处,均可留连。
桃源涧
在虞山北麓。上部涧身狭长,涧底大石平铺,大雨后水流急泻直下,形如一柄宝剑,寒光闪闪。石壁上刻有“古月寒泉”四字。中部巨石坦荡,水从光滑的石坡上飞泻而下,声如鼓琴击筑。涧中突兀的盘形大石上刻有“桃源涧”三字,是清光绪年间稷山居士陶睿宣所书。此处风景优美,附会着众多神话传说。
仲雍墓
在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的墓葬,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墓门石坊,面临北门大街。二道坊在山坡上,刻有“南国友恭”、“让国同心”两额。三道坊在山腰间,有石刻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干载名山还属虞”。墓前有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之墓”字样。仲雍又称虞仲,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的次子,他和兄泰伯,为了把王位让给弟季历的儿子昌(周文王),来到吴地,传播华夏族的文化,赢得了吴人的爱戴。仲雍死后,葬在乌目山上,吴人为了纪念他,把乌目山更名为虞山。
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公望墓
在虞山北麓小石洞附近,墓碑题有“元黄公望墓”字样,黄公望(1269 1354),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画家。五十岁左右隐居富春江,专心于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晚年自成一家。他的画法有两种:一种是浅绛,笔势雄伟,苍浑秀润;一种是水墨,皴纹极少,笔意简远。《富春山居图》是他的代表作。他和王蒙、倪瓒、吴镇合称为元四大家。
清乾隆时修该墓。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其16世孙黄泰修墓建坊,筑罗城、墓道等。1982年整修,神道用黄石铺筑,从公路直通墓前,长约60米。墓以砖砌筑,直径3.5米,高约1.4米。黄石砌的罗城内立墓碑,碑高1.3米,宽0.36米,墓冢碑上楷书“高士黄一峰公之墓”,并刻有画像、传略。此碑为黄泰修墓时立。
维摩寺
在虞山北部高处。“维摩旭日”是“虞山十八景”之一。寺东园内有“望海楼”,登楼可远眺长江。凌晨观看日出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维摩寺常被轻云笼罩,清旷幽绝,游人到此往往乐而忘俗。
周章墓
在虞山东岭,仲雍墓南侧,墓碑上刻有“古吴王周章陵墓”字样。周章是仲雍的曾孙,吴国的第一代国君,《春秋》、《左传》称他为吴子。仲雍的侄姬发(周......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