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图A 图B
(1)图A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 ,该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 。若大棚蔬菜在24小时内有机物含量增加了,据图回答,判断的依据是 。
(2)若图B中乙装置是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为 。
(3)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甲、乙两装置的烧杯中应加入 溶液(填“NaHCO3”或“NaOH”),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向 移动。而在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甲装置中红墨水滴应向
移动。
(4)根据(3)中的实验结果分析: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为 cm/小时;若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图A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图A图B(1)图A净光合作用量为零的点有,该点时叶肉细胞产生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06:22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2-13 19:3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2-13 20:20
(答案→) 解析:(1)图中D点和G点的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植物体不再向外释放CO2,光合作用产生的O2刚好补偿细胞呼吸,该点O2由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扩散到线粒体中使用。比较A与H两个关键点的位置特点,H点温室内CO2浓度小于A点浓度,少的部分是被植物固定积累。所以,蔬菜在24小时内的有机物有所增加。(2)图B是为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物理因素也可能引起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化,为使数据更加准确,需要设置一对照组来校正环境引起的气体变化,用死亡植物代替正常生长的植物。(3)该实验是通过测定氧气的变化来反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故其他气体的量应该固定不变。在测定净光合作用强度时,需要NaHCO3为其稳定地提供CO2,在测定细胞呼吸强度时需要用NaOH将装置中的CO2吸收为0。光合作用使装置中的氧气增加,气压增大,故液滴应向右移动;细胞呼吸过程中,装置中的氧气减少,气压减小,液滴应向左移动。(4)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强度;根据题意,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的0.5cm是物理因素引起的,该植物1小时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4.5-0.5)+(2.5+0.5)=7(cm);若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12小时净光合量减去12小时呼吸作用消耗量,为:12×(4.5-0.5)-12×(2.5+0.5)=12(cm)。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2-13 21:44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