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棒怎么种植蘑菇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0 18:56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2-20 12:30
用玉米棒怎么种植蘑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20 13:36
1、选用优良菌株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优化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将玉米芯(当年或上年无霉病)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4、菇房消毒
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二次发酵
趁热将前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运到床架上,密闭门窗,利用管道式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棚内升温,当温度上升到63℃时压火控温,必要时可打开门窗降温,温度60℃维持12~24h。之后打开通风口,降温到50℃,维持5~7d,最后通风降温,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残留的氨气。
6、做床播种
料温降低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
7、发菌
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
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8、覆土及管理
选距表层15~30cm以下菜园土,土粒直径以1~1.5cm为宜。使用前,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0.5%的敌敌畏或4%~5%甲醛溶液喷洒,每1000kg干土喷药液5~6kg。喷药后将土粒堆成堆,加盖薄膜15~20h,以消灭土粒中的害虫。之后,用1%的石灰水调土粒含水量达16%~18%。
9、出菇管理
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每100克鲜蘑菇中含优质蛋白质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膳食纤维0.6克、钙8毫克、磷66毫克、铁1.3克、维生素B 0.16毫克、烟酸3.3毫克、维生素C 4毫克。此外,还含有非特异植物凝集素、酷氨酸酶等物质,因而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各种菜肴的理想配料 。
蘑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能增高、增重,并能增强抗病力、增加血色素、提高智力 。
蘑菇中还含有干扰素诱导剂,能诱发干扰素的产生,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脑炎病毒等有较好的疗效。鲜蘑菇浸膏片可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脏病人宜食用蘑菇。蘑菇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解朊酶、酷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因而蘑菇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从菌丝体逐渐生长成子实体,最终成为食用菌,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蘑菇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其体内并没有叶绿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蘑菇生长过程中,主要是将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从而实现生长发育。培养料一般由猪粪、牛粪以及磷肥、等各类物质组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蘑菇(蘑菇科蘑菇属真菌)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优化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将玉米芯(当年或上年无霉病)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4、菇房消毒
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二次发酵
趁热将前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运到床架上,密闭门窗,利用管道式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棚内升温,当温度上升到63℃时压火控温,必要时可打开门窗降温,温度60℃维持12~24h。之后打开通风口,降温到50℃,维持5~7d,最后通风降温,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残留的氨气。
6、做床播种
料温降低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
7、发菌
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
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8、覆土及管理
选距表层15~30cm以下菜园土,土粒直径以1~1.5cm为宜。使用前,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0.5%的敌敌畏或4%~5%甲醛溶液喷洒,每1000kg干土喷药液5~6kg。喷药后将土粒堆成堆,加盖薄膜15~20h,以消灭土粒中的害虫。之后,用1%的石灰水调土粒含水量达16%~18%。
9、出菇管理
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每100克鲜蘑菇中含优质蛋白质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4克、膳食纤维0.6克、钙8毫克、磷66毫克、铁1.3克、维生素B 0.16毫克、烟酸3.3毫克、维生素C 4毫克。此外,还含有非特异植物凝集素、酷氨酸酶等物质,因而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各种菜肴的理想配料 。
蘑菇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能增高、增重,并能增强抗病力、增加血色素、提高智力 。
蘑菇中还含有干扰素诱导剂,能诱发干扰素的产生,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脑炎病毒等有较好的疗效。鲜蘑菇浸膏片可治疗迁延性或慢性肝炎,所以肝脏病人宜食用蘑菇。蘑菇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蘑菇中的解朊酶、酷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因而蘑菇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蘑菇是一种室内种植的食用菌,从菌丝体逐渐生长成子实体,最终成为食用菌,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长。蘑菇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其体内并没有叶绿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蘑菇生长过程中,主要是将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从而实现生长发育。培养料一般由猪粪、牛粪以及磷肥、等各类物质组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蘑菇(蘑菇科蘑菇属真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2-20 16:26
【方法/步骤】:
1.栽培季节。双孢蘑菇属于中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在10℃--28℃,在春、秋季均可栽培,但以秋季为好,在中原地区以8月底至10月上旬种植最好。
2.材料准备。将玉米秆(包括新收的玉米秆或上年无霉变的玉米秆)铡成约30厘米长的小段,堆料发酵。配方为:玉米秆500千克,干鸡粪100千克,棉子饼25千克,尿素2.5千克,磷肥15千克,石灰12.5千克。
3.建堆发酵。将铡好的玉米秆用2%石灰水浸湿,拌匀并发酵2天,堆温达到60℃,使玉米秆软化。然后将浸过水的料按宽2米、高1.8米、长度不限建堆。先铺20厘米厚玉米秆,再撒3厘米--5厘米厚鸡粪,浇一次水,然后铺一层料,撒一次粪,浇一次水,注意粪要撒匀,水要浇足。建好堆后,上面盖塑料膜保温保湿,注意塑料膜不要盖严,以免形成厌氧发酵。按常规方法发酵约25天即可,这时玉米秆由白或浅黄色变成咖啡色,原料疏松柔软,伴有香味,即可接种。
4.接种。将发酵好的料,均匀地铺在预先准备好的宽80厘米、长度不限的畦或床上,厚20厘米--25厘米,压平,按5厘米见方用竹片插孔接种,用种量1瓶/平方米--1.5瓶/平方米,接种后用塑料膜覆盖保温保湿,促进菌丝萌发。待菌丝萌发后,每天掀膜增氧促进菌丝生长,约7天后可将塑料膜支起,也可将塑料膜去掉改用编织袋盖在料面上,既保湿,又通气,创造适宜的菌丝快速生长条件。
5.覆土出菇。按常规方法进行覆土,预先将准备用来覆土的细土进行消毒处理,将消过毒的土调好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能散即可),当菌丝长到料厚的1/4时覆第1层土厚约2厘米,待菌丝长到料厚的2/3时覆第2层土厚约1.5厘米,覆土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
6.管理。秋菇管理的重点是前期以降温保湿为主,后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菌丝长满后,要加大昼夜温差,但也要注意保持表面湿度,促使菌丝扭结,通过10天--15天管理即可出头潮菇。出第2潮菇后,结合喷水喷“壮菇灵”,可提高鲜菇产量。春菇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水分,抵抗高温,防治病虫害。越冬后培养料和覆土都缺水,要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喷0.5%石灰水,使菌丝恢复生长,促使快速出菇。
- 2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20 15:08
种植技术
1、选用优良菌株
保证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首要的是选用优良菌株。如菌株36的特点是子实体大,出菇密度小,菌株20的特点是子实体小,出菇密度大。
2、优化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采用层架式立体栽培,床架上安装塑料网,用来铺放培养料,能充分利用菇房内空间。培养料可以进行二次发酵,充分分解原料,病虫害少,产量高。
3、建堆发酵
将玉米芯(当年或上年无霉病)粉碎至花生粒大小,按100m2栽培面积配料:玉米芯2200kg,干牛粪2200kg,尿素15kg,过磷酸钙50kg,熟石膏粉50kg,干石灰粉100kg。
预湿
建堆前3d,将玉米芯、干牛粪预湿。在干净整洁的水泥地上将玉米芯铺在底层,盖一层干牛粪,堆置成高1m,长度不限的堆,每天浇pH8.5的石灰水,直到底部有水溢出,使料充分湿透。
建堆
选择地势较高、近水源且靠近菇房、地面硬化的场地,建成堆宽2.0m,高1.5m,长度不限的发酵堆,料和牛粪尽可能混匀,料偏干加水,用草苫覆盖保温保湿(雨天用塑料膜覆盖),第2天开始测料温,正常情况下堆温在第3天应升到70℃。
翻堆
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5~6d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先在外层料上喷水,然后上下内外交替翻料,同时把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全部撒入料内混合均匀。翻堆后重新建堆,宽为1.7m,高度不变。
在建堆中心线上,按间隔0.5m打直径2~3cm的孔,以利透气散发氨气,堆顶覆膜以利升温。经过2d料堆温度上升到70~80℃时,揭开薄膜,增加料内通气性。
第二次翻堆一般在第一次翻堆后4~5d进行,方法同上。翻堆时加入0.5kg三氯杀螨砜,1.5kg多菌灵,防治螨类及杂菌。料堆宽度变窄为1.5m,高度不变,覆盖塑料薄膜。翻堆2d后掀开料堆顶部部分塑料薄膜,同时卷起四周底部塑料薄膜,进行透气发酵。
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4d进行,此次翻堆要求均匀喷洒2.5%敌敌畏0.5kg,40%甲醛溶液2kg,调节pH8,调整料含水量为65%~70%。此次建堆宽度为1~2m,高度为0.8~1m,以利透气,降低料堆温度,培养大量的放线菌。
4、菇房消毒
在培养料进房前3d,密闭菇房按100m2用40%甲醛和2.5%阿维菌素各2kg,或用硫磺点燃熏蒸,密闭24~48h,彻底杀灭病虫杂菌,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二次发酵
趁热将前发酵结束的培养料运到床架上,密闭门窗,利用管道式蒸汽发生器将蒸汽通入棚内升温,当温度上升到63℃时压火控温,必要时可打开门窗降温,温度60℃维持12~24h。之后打开通风口,降温到50℃,维持5~7d,最后通风降温,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及残留的氨气。
6、做床播种
料温降低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铺料时,应将培养料混匀抖松,料面平整,中间比边缘厚2~3cm,培养料的厚度为20cm左右。
7、发菌
播种后1~5d,以保温保湿为主,在菌丝萌发正常的情况下不通风或少通风,促进菌种尽早萌发定植,封住料面。发菌6~10d,菌丝已基本封面,随着菌丝吃料的深入,逐渐加大通风量。
发菌11~18d,当菌丝长至料层1/2时,要及时打孔通气,同时加大通风量,增加料内氧气含量。当菌丝长至料层2/3以上时,准备覆土。
8、覆土及管理
选距表层15~30cm以下菜园土,土粒直径以1~1.5cm为宜。使用前,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0.5%的敌敌畏或4%~5%甲醛溶液喷洒,每1000kg干土喷药液5~6kg。喷药后将土粒堆成堆,加盖薄膜15~20h,以消灭土粒中的害虫。之后,用1%的石灰水调土粒含水量达16%~18%。
覆土前,如果床面有杂菌应喷洒300~500倍杀菌剂;若床面太干燥可喷洒0.5%的石灰水,然后通风晾干;若料面湿度太高可提前通风。
覆土土层厚度在3.5~4.5cm,期间要将料温控制在28℃以下,必要时夜间通风或料床打孔,以及在棚内墙壁、门窗处经常喷水控制温度。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65%~70%。
9、出菇管理
结菇水
当菌丝长至距表层1cm时,要及时按3~4kg/m2用水量喷结菇水,使覆土的含水量恢复到16%~18%。一般气温较低时早晚喷水,轻喷、勤喷,2~3d喷完,棚温最好控制在10~20℃,同时通风1~2h。
出菇水
大部分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要在1~2d按1.5~2kg/m2用水量再喷一次水,喷水方法与喷结菇水相同。
维持水
为了维持空气相对湿度和覆土层的水分,满足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一般按500g/m2用水量每天喷1~2次。维持水要根据“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菇蕾生长前期多喷,生长后期少喷”的原则,结合气候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转潮水
在每潮菇采收基本结束后,立即清除死菇及老菇根,及时填平采菇后留下菇穴,减少或停止喷水2~3d。待土层内的绒毛菌丝生长后,按1kg/m2用水量在1~2d内喷完,促使菌丝再扭结形成菇蕾。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1、很多蘑菇中都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
2、二十大卡
一小把蘑菇中,蕴藏了大自然的精华,是非常健康的食物。蘑菇里的营养有助心脏健康,并能提高免疫力。每餐蘑菇的热量大概只有20大卡。
3、味道
蘑菇具有除了酸甜苦辣咸之外的第六种味道——鲜味。
4、维生素D
其他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都不含维生素D,蘑菇是个例外。并且,其中的维生素D含量非常丰富,有利于骨骼健康。
5、抗氧化
蘑菇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与一些色泽鲜艳的蔬菜媲美,比如西葫芦、胡萝卜、花椰菜、红辣椒。
6、替代主食
数据显示:如果人们每餐用100克蘑菇代替炒饭之类的主食,并且坚持一年,就算饮食结构不做任何变动,可以少摄入1.8万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两公斤脂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用蘑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蘑菇
- 3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2-20 13:50
玉米棒首先要粉碎成颗粒状,然后添加部分麦麸加石灰水搅拌均匀。堆积发酵,发酵结束后装袋播种。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菌丝体生长成熟以后,进行出菇管理。合理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就可以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