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水文特征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1 01:09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11-10 13:29
漓江的水文特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11-10 14:18
漓江上游的华江、川江、砚田、上洞、高寨一带是我国高值暴雨区之一,中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600毫米, 3小时最大降水量达271.9毫米, 24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425毫米, 是漓江洪水的主要发源地。灵川三街、桂林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毫米,流域降水量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1941~1990年),实测最大值为56.3亿立方米(1968年),实测最小值为23.3亿立方米(1963年)。年内各月径流分配与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相似。其中3~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5%,5~6月占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1月占4.5%,为径流量低值期。高值期与低值期相差8.4倍。据实测,漓江桂林水文站瞬时最高水位为147.43米(1952年),最大流量为5200立方米每秒(1952年) ,最低水位为140.18米(1989年),最小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1936~1990年平均水位为141.36米。
1941~1990年桂林市区平均径流深为1120毫米, 年径流量为6.33亿立方米, 入境水为38.8亿立方米,共计地表水资源为45.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1.0万立方米。
漓江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兴安、灵川及桃花江沿岸,由暴雨、洪水冲刷地面和河岸而形成,以悬沙为主。含沙量的变化随暴雨、洪水而定,洪水期含沙量较大,桂林水文站断面实测最大值达10.3公斤每立方米(1977年),低水时含沙量较小。每年1、2月和11、12月常接近零,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84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3万吨。漓江上游河道流经山区,植被繁茂,覆盖率高,表土流失少,司门前以下河床主要由卵石、砂组成,泥质甚少,同时在它的河床上有一个又一个的深潭起着沉降泥沙、澄清水色的作用,造就了晶莹的江水,成为广西含沙量最小的河流,获“江作青罗带”的美誉。
具体到阳朔县段,又有如下特征:
(一) 相对流量丰富。据阳朔水文站资料,年最大径流模数为55.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 平均为38.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仅次于柳江,高于红水河,郁江。但1984、1985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小10%。这与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二)夏涨冬枯,暴涨暴落。据1967年至1985年的资料,漓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和洪水期的最大流量相差514.6倍,为广西河流之冠,而居广西第二位的南流江仅相差240倍。1974年最大流量为6330立方米/秒,而同年最小流量仅为13.1立方米/秒,且出现日期为11月30日,比各年都早。1972年的最小流量只有12.3立方米/秒。
暴涨暴落极不利于旅游船只一年四季通航。阳朔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表明:1974年最高水位 (指珠江基面以上) 为111.75米,最低水位为102.64米,一般相差8—9米。以致通航水位(103.20米)保证率低、天数少,最高年份(1982年)为304天,最低年分(1974年)仅有180天。 这是由予漓江流域河流深切,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位急升;暴雨过后,河水消退,水位急降。特别是桂林地区秋旱多,冬季雨水稀少,致使水位降到最低点,造成较大的水位差。另外,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关系也很大,如地处漓江流域的白沙镇古板村五十年代共有森林面积1万亩,四处有清流。如今全村132个山头中,剃光头26个, 砍成癞子头的83个, 保留稍好的23个。森林复盖率由原来的59.8%下降到30%,近5000亩森林遭破坏。因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小溪经常断流,到秋冬,有些地方的群众要到1里多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汛期较长。由于夏季东南季风来得早,秋季又受台风影响,漓江雨季较长,区水文总站确定的汛期为3月1日至9月1日,长达半年。
(四)含沙量少。1967年至1984年平均含沙量为0.131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72万吨。最低的1969年平均含沙量仅为0.05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52.2万吨。是广西比较清的河流。 但进入七十年代后含沙量均比1969年高一倍以上, 最严重的1971年竟高达每立方米0.241公斤, 1984年也达每立方米0.15公斤。主要是因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过往游船形成的波浪冲击沿岸也带下泥沙。 1980年被冲刷的绿化地段为980米,到1987年却长达37206米, 计有164处,其中最小的宽2米,最大的宽20米,一般的都有4—6米。被冲刷移位的竹木有1856株(丛),被冲走的有2234株(丛),其中最大的竹丛有土方达50立方米的。另外,还冲掉淹死新造幼林49120株。
水质:阳朔流断1980年除溶解氧、大肠杆菌数为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1981年镉浓度上升为二级,其余指标与1980年相同。1982年溶解氧和镉浓度及其他指标均达一级,大肠杆菌为二级,水质有较大好转。1983年与1982年的情况相同。1984年大肠杆菌群数上升为三级,其余保持一级水平。而1985年溶解氧上升到二级,大肠杆菌群数严重超过了三级标准,其余各项为一级。可见,自1981年至1983年漓江水质有所好转,1984年和1985年水质又变差:大肠杆菌群数猛增,溶解氧降低。这是由于受上游桂林市流断影响较大,小东江、良丰河、宁远河、南溪河等支流,1983年后污染程度加重。加之杨堤—兴坪—阳朔沿江城镇的垃圾、粪便等没有进行妥善处理,下雨时冲刷入江。旅游船的迅速增多,船只粪便、垃圾等排入江中,以及游船冲击江岸带入的悬浮物。根据1985年的监测,杨堤至兴坪断面,溶解氧为二级,大肠杆菌为三级。而阳朔大桥断面,大肠菌杆群数为三级标准的3至6倍。为保护漓江水质,阳朔镇治理桂花沟工程已于1986年投入使用,县城污水经氧化塘净化后排入漓江。另外在旅游船上设置垃圾、粪便收集设备,集中上岸定点处理。1986年12月在阳朔漓江大桥断面采样化验的监测数据说明,漓江水质好转:大肠杆菌群数年平均基本上达三级标准, 溶解氧年平均达一级,其余指标达到或优于一级。据1988年4月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污水氧化塘监测的数据表明:1986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化学耗氧量去除率85%,生化耗氧量去除率91%,菌落总数去除率58%,大肠杆菌去除率60%以上。出水(即进入漓江)溶解氧达到4.70—7.66毫克/升,悬浮物去除率为67.2%。
漓江的地表径流来源于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雨洪时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低水和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槽,形成漓江的径流过程。漓江在桂林水文站断面处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0.3亿立方米(1941~1990年),实测最大值为56.3亿立方米(1968年),实测最小值为23.3亿立方米(1963年)。年内各月径流分配与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相似。其中3~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5%,5~6月占37.7%,为全年高值期,12月至翌年1月占4.5%,为径流量低值期。高值期与低值期相差8.4倍。据实测,漓江桂林水文站瞬时最高水位为147.43米(1952年),最大流量为5200立方米每秒(1952年) ,最低水位为140.18米(1989年),最小流量为3.8立方米每秒,1936~1990年平均水位为141.36米。
1941~1990年桂林市区平均径流深为1120毫米, 年径流量为6.33亿立方米, 入境水为38.8亿立方米,共计地表水资源为45.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1.0万立方米。
漓江的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兴安、灵川及桃花江沿岸,由暴雨、洪水冲刷地面和河岸而形成,以悬沙为主。含沙量的变化随暴雨、洪水而定,洪水期含沙量较大,桂林水文站断面实测最大值达10.3公斤每立方米(1977年),低水时含沙量较小。每年1、2月和11、12月常接近零, 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84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3万吨。漓江上游河道流经山区,植被繁茂,覆盖率高,表土流失少,司门前以下河床主要由卵石、砂组成,泥质甚少,同时在它的河床上有一个又一个的深潭起着沉降泥沙、澄清水色的作用,造就了晶莹的江水,成为广西含沙量最小的河流,获“江作青罗带”的美誉。
具体到阳朔县段,又有如下特征:
(一) 相对流量丰富。据阳朔水文站资料,年最大径流模数为55.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 平均为38.8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仅次于柳江,高于红水河,郁江。但1984、1985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小10%。这与流域内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
(二)夏涨冬枯,暴涨暴落。据1967年至1985年的资料,漓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和洪水期的最大流量相差514.6倍,为广西河流之冠,而居广西第二位的南流江仅相差240倍。1974年最大流量为6330立方米/秒,而同年最小流量仅为13.1立方米/秒,且出现日期为11月30日,比各年都早。1972年的最小流量只有12.3立方米/秒。
暴涨暴落极不利于旅游船只一年四季通航。阳朔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表明:1974年最高水位 (指珠江基面以上) 为111.75米,最低水位为102.64米,一般相差8—9米。以致通航水位(103.20米)保证率低、天数少,最高年份(1982年)为304天,最低年分(1974年)仅有180天。 这是由予漓江流域河流深切,河道狭窄,河床比降大,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位急升;暴雨过后,河水消退,水位急降。特别是桂林地区秋旱多,冬季雨水稀少,致使水位降到最低点,造成较大的水位差。另外,流域内植被遭破坏关系也很大,如地处漓江流域的白沙镇古板村五十年代共有森林面积1万亩,四处有清流。如今全村132个山头中,剃光头26个, 砍成癞子头的83个, 保留稍好的23个。森林复盖率由原来的59.8%下降到30%,近5000亩森林遭破坏。因此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小溪经常断流,到秋冬,有些地方的群众要到1里多远的地方去挑水吃。
(三)汛期较长。由于夏季东南季风来得早,秋季又受台风影响,漓江雨季较长,区水文总站确定的汛期为3月1日至9月1日,长达半年。
(四)含沙量少。1967年至1984年平均含沙量为0.131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172万吨。最低的1969年平均含沙量仅为0.05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为52.2万吨。是广西比较清的河流。 但进入七十年代后含沙量均比1969年高一倍以上, 最严重的1971年竟高达每立方米0.241公斤, 1984年也达每立方米0.15公斤。主要是因流域内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过往游船形成的波浪冲击沿岸也带下泥沙。 1980年被冲刷的绿化地段为980米,到1987年却长达37206米, 计有164处,其中最小的宽2米,最大的宽20米,一般的都有4—6米。被冲刷移位的竹木有1856株(丛),被冲走的有2234株(丛),其中最大的竹丛有土方达50立方米的。另外,还冲掉淹死新造幼林49120株。
水质:阳朔流断1980年除溶解氧、大肠杆菌数为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1981年镉浓度上升为二级,其余指标与1980年相同。1982年溶解氧和镉浓度及其他指标均达一级,大肠杆菌为二级,水质有较大好转。1983年与1982年的情况相同。1984年大肠杆菌群数上升为三级,其余保持一级水平。而1985年溶解氧上升到二级,大肠杆菌群数严重超过了三级标准,其余各项为一级。可见,自1981年至1983年漓江水质有所好转,1984年和1985年水质又变差:大肠杆菌群数猛增,溶解氧降低。这是由于受上游桂林市流断影响较大,小东江、良丰河、宁远河、南溪河等支流,1983年后污染程度加重。加之杨堤—兴坪—阳朔沿江城镇的垃圾、粪便等没有进行妥善处理,下雨时冲刷入江。旅游船的迅速增多,船只粪便、垃圾等排入江中,以及游船冲击江岸带入的悬浮物。根据1985年的监测,杨堤至兴坪断面,溶解氧为二级,大肠杆菌为三级。而阳朔大桥断面,大肠菌杆群数为三级标准的3至6倍。为保护漓江水质,阳朔镇治理桂花沟工程已于1986年投入使用,县城污水经氧化塘净化后排入漓江。另外在旅游船上设置垃圾、粪便收集设备,集中上岸定点处理。1986年12月在阳朔漓江大桥断面采样化验的监测数据说明,漓江水质好转:大肠杆菌群数年平均基本上达三级标准, 溶解氧年平均达一级,其余指标达到或优于一级。据1988年4月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县城污水氧化塘监测的数据表明:1986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化学耗氧量去除率85%,生化耗氧量去除率91%,菌落总数去除率58%,大肠杆菌去除率60%以上。出水(即进入漓江)溶解氧达到4.70—7.66毫克/升,悬浮物去除率为67.2%。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