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茂县山体垮塌灾害隐患现有遥感技术难察觉?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7 19:06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11-17 08:47
为什么说茂县山体垮塌灾害隐患现有遥感技术难察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11-17 09:23
“6·24”茂县叠溪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举行了第六场新闻通气会,对此次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做出了初步分析。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裴向军介绍,此次特大滑坡灾害,经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分析,方量在1800万立方米,发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离受灾村庄1250米,无人居住且山体陡峭,坡度在55-60度,人很难上去。同时由于山高植被密集,受其遮挡,即使高精度卫星也难以拍摄到坡体变形——这意味着现有遥感手段发现不了隐患,传统工程地质勘探手段也难以开展。
此外,地质灾害发生地处于松坪沟断层,历史上地震频发,包括1933年叠溪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给地层带来的是深部岩体损伤——也就是“内伤”而不是“皮肤病”。受地震影响,山体稳定性下降,遇到降雨更容易诱发滑坡。日本关东地震等历史上大地震几乎都在震后出现过大灾的案例。该现象如何解决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指挥部发言人表示,灾害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相关情况会适时向公众通报。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裴向军介绍,此次特大滑坡灾害,经无人机高精度航拍影像分析,方量在1800万立方米,发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离受灾村庄1250米,无人居住且山体陡峭,坡度在55-60度,人很难上去。同时由于山高植被密集,受其遮挡,即使高精度卫星也难以拍摄到坡体变形——这意味着现有遥感手段发现不了隐患,传统工程地质勘探手段也难以开展。
此外,地质灾害发生地处于松坪沟断层,历史上地震频发,包括1933年叠溪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给地层带来的是深部岩体损伤——也就是“内伤”而不是“皮肤病”。受地震影响,山体稳定性下降,遇到降雨更容易诱发滑坡。日本关东地震等历史上大地震几乎都在震后出现过大灾的案例。该现象如何解决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指挥部发言人表示,灾害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相关情况会适时向公众通报。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