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由来?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8-15 14:21
- 提问者网友:椧運幽默
- 2021-08-14 20:4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由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8-14 22:06
很多人不理解诸葛亮是怎么和皮匠扯上关系的,下面有几种解释:
一是《字海拾趣》中的解释:这则俗语来自江南乡间的“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猪革梁”指旧时,为使鞋子结实和美观,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包边的竖梁(今日僧人鞋上仍有此梁),劣等皮匠一人做不好这样技术较高的活儿,人们就用“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讥讽蠢笨之人,“猪革梁”音似“诸葛亮”,俗语就被误传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皮匠”指皮影戏表演艺人。皮匠是皮影的制作者,有时也兼为皮影戏的表演者。皮影相传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0年),到了宋代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戏是较常见、并且较难演的皮影戏剧目,在民间很受欢迎。皮影通常要用竹棍操纵,皮影人物中的文官(比如诸葛亮)动作比较简单,操纵时只要用竹棍顶一顶就行了,而武将的动作十分丰富,要有娴熟的手上工夫,运用推、挑、拈、擦等丰富的技巧才能灵活表演。一般一个人可以操控一个皮影人物;表演技术娴熟的皮影艺人称为“把式”,他们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打,都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新手或者门外汉(臭皮匠)来说,要有好几个人才能操控一个简单的皮影人物。于是,就有了像“一个老把式,推挑三结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类的俗语,意思是一个高手可以胜过n个菜鸟。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讹传,却变成了今天的这样截然相反词义。
还有一种说法:“皮匠”是“裨(音pí)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一是《字海拾趣》中的解释:这则俗语来自江南乡间的“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猪革梁”指旧时,为使鞋子结实和美观,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包边的竖梁(今日僧人鞋上仍有此梁),劣等皮匠一人做不好这样技术较高的活儿,人们就用“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讥讽蠢笨之人,“猪革梁”音似“诸葛亮”,俗语就被误传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皮匠”指皮影戏表演艺人。皮匠是皮影的制作者,有时也兼为皮影戏的表演者。皮影相传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0年),到了宋代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戏是较常见、并且较难演的皮影戏剧目,在民间很受欢迎。皮影通常要用竹棍操纵,皮影人物中的文官(比如诸葛亮)动作比较简单,操纵时只要用竹棍顶一顶就行了,而武将的动作十分丰富,要有娴熟的手上工夫,运用推、挑、拈、擦等丰富的技巧才能灵活表演。一般一个人可以操控一个皮影人物;表演技术娴熟的皮影艺人称为“把式”,他们一手拿两个甚至三个皮影,厮杀、对打,都套路不乱,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新手或者门外汉(臭皮匠)来说,要有好几个人才能操控一个简单的皮影人物。于是,就有了像“一个老把式,推挑三结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类的俗语,意思是一个高手可以胜过n个菜鸟。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讹传,却变成了今天的这样截然相反词义。
还有一种说法:“皮匠”是“裨(音pí)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8-15 00:33
最早是“三个臭裨将”后来就变成“皮匠”了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8-14 23:20
此话的由来是在北伐时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有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交战因此引来这句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