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中应关注的几点问题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8 00:47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3-07 11:17
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中应关注的几点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3-07 12:34
已有研究表明:早期阅读不是机械地看书,而是幼儿调动内部信息去观察,理解视觉所及的信息内容.对幼儿而言,他所能解读的符号信息,存在于他的学习、游戏、生活之中.因此,凡是摄入孩子眼帘的视觉符号,孩子解读的过程就是阅读. 然而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方式,使幼儿喜欢阅读、快乐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首先,我先了解小班幼儿阅读的现状是什么?他们有哪些阅读特点和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 第一,幼儿不了解图书的结构,阅读的盲目性大.有的幼儿会把一本图书一会翻到前一页,一会翻到后一页,不知道看什么;有的幼儿从书的最后一页翻起;甚至有的幼儿倒着拿书看.这些现状说明幼儿对图书的结构不了解,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只是满足翻书的动作. 第二,幼儿不了解图书的用途,爱护图书的意识薄弱.特别是男孩子常常会把图书当玩具摆弄,一会把图书卷起来当望远镜,一会儿把图书向上抛接着玩,这样不仅影响阅读角读书的氛围,还容易损坏图书. 第三,幼儿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不会捏着书角一页一页轻轻翻,而是折起书面使劲翻,这样很容易在书面上留下印痕,时间长了书页就容易掉下来.有的看完书就会随意乱丢,不会放回原来的地方.甚至还有争抢图书、乱涂乱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 第四,幼儿认知经验少,观察理解能力弱.因为小班孩子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完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的,对事物的理解是表面肤浅的.如果幼儿拿到的是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图书,他们就会随意翻看,甚至手在翻书,眼睛却看着别的地方.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情节,因此阅读的兴趣不高. 第五,幼儿缺少阅读方法,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没有和大人共同阅读经历的孩子,常常会拿着书不知道干什么,可能翻两下就离开了.如果这本书是老师和孩子一起阅读过,是孩子熟悉的内容,他们就会反复阅读,甚至边看边讲故事情节、对话等等.所以,要让幼儿有阅读的兴趣,首先要让幼儿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了解故事情节后,他们会更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了解到小班幼儿这些阅读现状后,我便开始着手研究如何结合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合理设计阅读活动,引发阅读兴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实践,我觉得开展小班集体阅读活动,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 关注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在没有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小班集体阅读活动中首先要关注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让幼儿把图书当朋友,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爱护图书的意识. 那么,小班孩子要养成哪些阅读习惯呢? 1、能有轻轻的、有顺序的一页页翻书. 2、学习正确拿书、取放图书的方法. 3、能安静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5、初步养成按大小归类摆放图书的习惯. 我们如何在集体活动中养成幼儿这些习惯? 1、巧用标识,配上儿歌,养成翻书习惯 标识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图书的右下角做好小圆点的标记,然后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 例如在阅读小熊系列故事《散步》这一故事时,我设计了一本大图书,在教师的大图书和幼儿的小图书的右下角我都贴上了红色的小圆点.在认识了封面上的人物后,我边提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边示范:我们“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让幼儿初步了解捏住小圆点翻图书的方法.在翻第二页时再提示:“找到小圆点了吗?在哪里?”帮助幼儿关注到页面右下角圆点这一标记,然后再示范边念儿歌边翻书页.当翻第三页时教师继续引导:“怎么翻到下一页呢?”就有个别幼儿会说:“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这时就请这名幼儿来示范,同时还能检验幼儿是否能做到轻轻翻.当再次翻书页时请全体幼儿一起来边念儿歌边模拟翻书动作.这样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教师小步递进地引导,让幼儿学习了翻书的正确方法. 2、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养成取放图书的习惯 小班孩子的活动需要老师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绪、情感,来调动和激发起幼儿的情绪情感,积极投入活动.因此教师在让幼儿学习取放图书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当成小班的孩子,利用小班孩子会将各种物体想象成有生命的事物这一特点,我就将图书比作图书宝宝.比如在《散步》阅读活动中,到了幼儿自主阅读环节,我边拿出小图书亲一亲封面、摸一摸封面上的小动物书,边示范说:“书宝宝,我爱你,今天我要和你一起学本领哦.”教师的这一举动会引发起幼儿的兴趣,教师接着问:“你们爱图书宝宝吗?”孩子们会齐声回答:“爱.”老师继续示范:“那么在翻看图书宝宝时应该怎么样?”“轻轻地翻.”“不要弄疼它.”“对,看好以后还要将图书宝宝送回家.把图书合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教师的情感投入将幼儿引入情境,激发起幼儿爱图书的情感,在翻看图书时他们就会模仿教师的动作亲一亲、摸一摸,捏住小圆点、轻轻翻一页,在模仿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了取放图书、爱护图书的意识.当每次活动老师都强调这一要求时,便能逐步养成幼儿取放图书的习惯. 3、音乐渲染、营造安静阅读的习惯 音乐在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方面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在幼儿阅读的时候我会配上一段与阅读内容相适宜的乐曲,能够让幼儿在音乐的萦绕下静心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体会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当音乐结束时,也是提醒幼儿阅读结束的信号,孩子们就会将图书轻轻合起,面向老师,来交流自己阅读后获得的信息、体会.而这一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巩固运用,让幼儿将音乐这一信号与自己的行为形成关联. 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时间的巩固练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因此,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学会翻书、取放图书、安静阅读的方法后需要在阅读区、日常阅读活动中继续帮助幼儿练习巩固,久而久之便能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关注幼儿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直观性的,喜欢将自己想象成童话世界里的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个物品,只能理解比较简单的情节和比较表面的含义,所以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教师的活动设计就要关注幼儿阅读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幼儿的感官,主动参与故事的阅读 1、运用动作模仿,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早期阅读重在对画面、情节、语句的理解,对于认知经验还比较少的小班幼儿来说,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运用肢体动作来帮助他们体验、理解故事情节,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很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阅读《怪汽车》的故事时,孩子们听到了两个词语“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问:“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我调整问题“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看?”孩子们纷纷举手,西西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07 13:37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