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文言文的意思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5:54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2-23 15:04
但在文言文的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2-23 16:38
问题一:“但”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但〈副〉
1. (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2.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only]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3. 又如:但已(仅此而已);但凭(任凭;随便);但可(只须)
4. 只管,尽管 [feel free to]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1.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but]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勤锻炼但不要过分
3.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so long as]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来。——《警世通言》
妻子:妻子和儿子。
--------------------------so?问题二:但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但
dàn
1. 空;徒然,白白地。
例:《汉书?食货志下》:「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与之。」
2. 只;仅。
例:《史记?李斯列传》:「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3. 就;径直。
例:《北史?卢昶传》:「若彼先有知识,欲见但见,须论即论。」
4. 只管;尽管。
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摺:「你但放心,我只不出去见人便了。」
5.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例: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6.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例:《墨子?号令》:「敌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
7. 通「诞」。瞒骗,欺哄。
例:《淮南子?说山训》:「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
8. 姓。
例:汉有都护但钦。
t?n
「袒」的古字。 脱去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问题三:“而”在古文有几个意思?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鸡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参考资料:web.etiantian.com/...15.htm
1. (形声。从人,旦声。①本义: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经传皆以袒为之。②只,仅,不过)
2. 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仅” [only]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史记·李斯传》
3. 又如:但已(仅此而已);但凭(任凭;随便);但可(只须)
4. 只管,尽管 [feel free to]
此系私室,但坐不妨。——《红楼梦》1.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but]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勤锻炼但不要过分
3.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so long as]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出塞二首》
但出牌呼妾,妾便出来。——《警世通言》
妻子:妻子和儿子。
--------------------------so?问题二:但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但
dàn
1. 空;徒然,白白地。
例:《汉书?食货志下》:「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与之。」
2. 只;仅。
例:《史记?李斯列传》:「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3. 就;径直。
例:《北史?卢昶传》:「若彼先有知识,欲见但见,须论即论。」
4. 只管;尽管。
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摺:「你但放心,我只不出去见人便了。」
5. 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例: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6. 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
例:《墨子?号令》:「敌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
7. 通「诞」。瞒骗,欺哄。
例:《淮南子?说山训》:「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
8. 姓。
例:汉有都护但钦。
t?n
「袒」的古字。 脱去上衣,露出内衣或身体。问题三:“而”在古文有几个意思?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鸡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参考资料:web.etiantian.com/...15.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