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民俗中的新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已经有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几千年来,春节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不得不承认近年来,诞生于农耕社会的春节,与生活在现代工业文明里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及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产生了矛盾,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当今人们的浮躁和逐利的“洗礼”下也在渐渐地逝去。
但文化就是一种“活法”,时代社会变迁,活法也跟着变化。作为中国人活法的一种,过年也会随着时代而变化。我们总听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这里的年味大概就是陈教授所说的“年文化”,即各式各样的仪式和礼节,比如祭灶神、扫尘、拜年、畅饮欢宴、放爆竹等,都各有各的文化含义,又比如祭祖、饮屠苏酒、吃饺子、跳灶王、挂桃符、贴门神、熬年守岁等,也各有各的讲究。
反观现在过年,还有多少人了解和沿袭这些年文化呢?恐怕少之又少了。人们的“活法”在不断地变化,现在的春节,时间名称还是旧的,但内容已加入了许多新的“活法”。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吃着饺子看春晚,旧民俗变成“新民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稍显“年味”的放鞭炮也被禁了,过年也“黄金周”起来,拜年改成了电话、短信,年夜饭的餐桌也从家里“搬”到饭馆里。从这个极粗的线条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年包含的传统习俗被不断地抽离和抛弃,“年味”就在这一次次的“移风易俗”之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很多专家学者相继提出“保卫春节”,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却并不明白到底要“保护”什么?在通讯发达、交通便捷、物质丰富、节奏飞快的今天,春节团圆、休闲、吃喝的功能已经有所退化,但为了过春节回家鞍马劳顿,综艺演出乏善可陈,假日出行拥挤不堪,所有这些都使人觉得春节越来越像是一种精神负担,而非愉悦身心的享受。
由此可见,春节并非过时,只是春节没变而人在变,千百年来,春节的外在形式也在经历着不停地变化,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永远停留于过去繁琐的细节之中。春节文化的源远流长,在于其构建了强大的精神家园,也只有依附于这样的精神内核,外在的形式才会更加丰富而有意义。保护春节,不能只靠强化这一传统节日的符号意义,关键在于唤醒我们关于春节传统民俗的记忆,同时为春节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的元素,否则春节留给人们的也只能会是一种消极的怀旧,而不是精神的重塑,这样的传统节日文化,自然也就缺乏应有的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