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优美的对联并作简要解释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7 10:10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2-17 05:52
一幅优美的对联并作简要解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woshuo
- 2021-02-17 06:38
http://www.chinaschool.org/sgyy/GGGG/sgws_lytd9.htm
有很多,自己可以看
如:
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素时明月汉时关。
这是一副集句联,作者为北京喻松青。
集句,就是集古人成句。集句联就是从经史子集诗词曲赋中集录古人成句为联。集句联是各种体裁的集句(如集句诗、集句词、集句碑文)中,最为流行的,是对联中很显赫的一支派系。集句诗,明代杨升庵说始于晋傅咸,其《毛诗》一篇皆集经语。集句联,有人说起于王安石,一次与几位同好聚集一起,王荆公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征全语为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天启经过一番思索,应声对曰:“梨园子弟白发新”。此集白居易一人全语,出句在《琵琶行》,对句在《长恨歌》,可谓天造地设,十分工整。
集句联有集一家一篇之句,有集一家多篇之句,也有集多家多篇之句。有集同代人的,也有集异代人的,此获奖联便是集异代人的多家多篇之句。
“水木荣春晖”,集李白《春日独酌》,原诗前四句是:“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花散且飞”。
“江山留胜迹”,集盂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诗前四句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秦时明月汉时关”,集王昌龄《出塞》,原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关山”。
以上均集唐人之诗。“柳外东风花外雨”,则集元代虞集《答钱虞之》.见同治五年刑本《新增诗句题解翼编》,“七虞”部第6页,原诗此略。
集句,既现成,又简古,用得好,则妙合无痕,自然浑成,—如己出。然,要臻此境,则非易事,首先,须广猎经史诗词曲赋,要腹笥渊博,其次,要善于剪裁连缀,独具巧对之功力。
此联出句“水木荣春晖”,恰是春时景致,水木苏荣,春晖和煦,风光正好;下接“柳外东风花外雨”,作具体补充,“花外雨”,扣“水”;“柳外风”,扣“木”,如此更觉形象鲜明,春意盎然。
对句“江山留胜迹”,正切合万里长城这千年古迹;下接“秦时明月汉时关”,则象征其久远以及长城在中国历代中所起作用,更属确切不移。
从全联看,广收博采,又集缀得当,巧妙地做到“自然浑成,一如已出”。就内容而言,上联迎春,下联揽胜,正切合以迎春为背景,以长城为主题的征联意诣。就艺术看,也甚有特色“当句对”、“上下对”、“双拟对”(即掉字格对),多种形式对仗兼收并用,工巧整饬,尤为别致。“水”对“木”,“柳风”对“花雨”,“江”对“山”’“秦月”对“汉关”,当句对;“水木”对“江山”’“柳外东风”对“秦时明月”,“花外雨”对“汉时关”,当句对;出句两重“字”间隔有序,对句两重字“时”在相应位置上,构成“掉字格”对。无论是当句对,上下对,还是掉字格对,都十分工整,可说是铢两相称,工力悉敌,此联洵是佳构,在几万副的征联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自是当之无愧。当然,此联也有微疵,那就是“荣”字失于平声。
80年代末(88年),三明市文化局、《三明日报》社、市麒麟诗社也搞过一次迎春集句征联,由时任诗杜秘书长柯哲为以陆游诗句“春回柳眼梅须里”为出句征下联。笔者也以陆游的诗句“诗在林逋魏野间”和“人在粉红骇绿中”为对,获得二个一等奖。但是这与上述全联多句式的集句联不同,这里只有对句一句,难度就小多了,不过,它在三明市首创集句征联之举,也似有值得纪念和回味之处。参考资料:http://www.chinaschool.org/sgyy/GGGG/sgws_lytd9.htm
有很多,自己可以看
如:
水木荣春晖,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素时明月汉时关。
这是一副集句联,作者为北京喻松青。
集句,就是集古人成句。集句联就是从经史子集诗词曲赋中集录古人成句为联。集句联是各种体裁的集句(如集句诗、集句词、集句碑文)中,最为流行的,是对联中很显赫的一支派系。集句诗,明代杨升庵说始于晋傅咸,其《毛诗》一篇皆集经语。集句联,有人说起于王安石,一次与几位同好聚集一起,王荆公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征全语为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天启经过一番思索,应声对曰:“梨园子弟白发新”。此集白居易一人全语,出句在《琵琶行》,对句在《长恨歌》,可谓天造地设,十分工整。
集句联有集一家一篇之句,有集一家多篇之句,也有集多家多篇之句。有集同代人的,也有集异代人的,此获奖联便是集异代人的多家多篇之句。
“水木荣春晖”,集李白《春日独酌》,原诗前四句是:“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花散且飞”。
“江山留胜迹”,集盂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原诗前四句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秦时明月汉时关”,集王昌龄《出塞》,原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关山”。
以上均集唐人之诗。“柳外东风花外雨”,则集元代虞集《答钱虞之》.见同治五年刑本《新增诗句题解翼编》,“七虞”部第6页,原诗此略。
集句,既现成,又简古,用得好,则妙合无痕,自然浑成,—如己出。然,要臻此境,则非易事,首先,须广猎经史诗词曲赋,要腹笥渊博,其次,要善于剪裁连缀,独具巧对之功力。
此联出句“水木荣春晖”,恰是春时景致,水木苏荣,春晖和煦,风光正好;下接“柳外东风花外雨”,作具体补充,“花外雨”,扣“水”;“柳外风”,扣“木”,如此更觉形象鲜明,春意盎然。
对句“江山留胜迹”,正切合万里长城这千年古迹;下接“秦时明月汉时关”,则象征其久远以及长城在中国历代中所起作用,更属确切不移。
从全联看,广收博采,又集缀得当,巧妙地做到“自然浑成,一如已出”。就内容而言,上联迎春,下联揽胜,正切合以迎春为背景,以长城为主题的征联意诣。就艺术看,也甚有特色“当句对”、“上下对”、“双拟对”(即掉字格对),多种形式对仗兼收并用,工巧整饬,尤为别致。“水”对“木”,“柳风”对“花雨”,“江”对“山”’“秦月”对“汉关”,当句对;“水木”对“江山”’“柳外东风”对“秦时明月”,“花外雨”对“汉时关”,当句对;出句两重“字”间隔有序,对句两重字“时”在相应位置上,构成“掉字格”对。无论是当句对,上下对,还是掉字格对,都十分工整,可说是铢两相称,工力悉敌,此联洵是佳构,在几万副的征联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自是当之无愧。当然,此联也有微疵,那就是“荣”字失于平声。
80年代末(88年),三明市文化局、《三明日报》社、市麒麟诗社也搞过一次迎春集句征联,由时任诗杜秘书长柯哲为以陆游诗句“春回柳眼梅须里”为出句征下联。笔者也以陆游的诗句“诗在林逋魏野间”和“人在粉红骇绿中”为对,获得二个一等奖。但是这与上述全联多句式的集句联不同,这里只有对句一句,难度就小多了,不过,它在三明市首创集句征联之举,也似有值得纪念和回味之处。参考资料:http://www.chinaschool.org/sgyy/GGGG/sgws_lytd9.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