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四:“以法为本”
请回答: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家学派的主张?(4分)
(2)材料一是春秋时期一位思想家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位思想家在思想和教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3)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哪一个人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 法家学派( 每家一分,共4分)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2 11:46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3-11 15:2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3-11 17:02
(答案→)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墨家学派、 法家学派( 每家一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要求学生回答四则材料反映了那四家学派主张,材料一的出处是《论语》,由此判断是儒家思想,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判断是道家思想,材料三中的信息是“兼相爱,交相利。”判断是墨家思想,材料四中提到了“法”。判断是法家思想。(2)要求学生回答是那位思想家,并概括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和教育贡献,根据材料一的出处《论语》判断,这位思想家是孔子,思想方面提出仁的思想,教育方面,创建了很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影响到现在。(3)要求学生回答法家和儒家学说的命运,法家学说由于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后来法家思想被秦国采用,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用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3-11 17:09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