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这个姓氏是从哪起源的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1 23:11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2-01 13:01
鄯这个姓氏是从哪起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12-01 14:31
1、鄯:姓氏。
鄯善。古西域国名
鄯善,西胡国也。——《说文》。按,本西域楼兰国,汉昭帝元凤四年诛其王更名。
原名楼兰。汉昭帝元凤改楼兰为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现在的鄯善县位于天山东部南簏的吐鲁番盆地东侧,北与木垒县、奇台县为邻,东经七克台镇连接哈密市七角井乡,西部吐峪沟苏巴什村与吐鲁番市胜金乡接壤,南部经南湖戈壁至觉罗塔格与若羌县、尉犁县为界。全县总面积39800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2.5% 。
2、鄯姓历史来源:
“鄯”姓寻根 公元前54年,汉宣帝接到了西域的千里急报,傅介子刺杀了屡与大汉为敌的楼兰王安归,傅介子和大将军霍光都在奏章中明言:要想让楼兰这个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永远臣属于大汉,最好是立派现质于汉朝的安归之弟尉屠耆回国继位为王。 汉宣帝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立即下诏将尉屠耆发放回国,对尉屠耆的要求一概准奏,而且在宫中挑选美貌聪慧的宫女加封为“昌邑公主”,下嫁尉屠耆为妻。尉屠耆离开长安之时,又想起了一件事,立刻请旨。原来尉屠耆为彻底地保证家国及个人的安全,决定回国后择地迁都,请王旨而定国名。 汉宣帝展开班固出使西域时所绘的地图,发现了楼兰附近的一条弯曲而悠长的河流,在地图上,班固标明:善河。此旁有一小城,却无标明。汉宣帝沉思片刻,口谕:叫鄯善国吧,第一个善加耳,为国姓,朕意彼国人要由此听命于大汉也,第二个善既为彼地有河曰善河,也为化外之人从此弃恶从善之意也。 尉屠耆回国后,立即下令迁都。为避免重蹈楼兰水源断流的覆辙,他不遗余力地兴修水利。而昌邑公主早在出宫时就从汉朝带来了几个水利上的专家,这位公主亲自带民众开源引流,从而保证了鄯善国从此日渐强大而富足。这期间,凡有功于国家社稷和民众的人,鄯善王给予最高的奖赏是赐以国姓:鄯。一时间,鄯姓成为鄯善国最时尚的姓氏,鄯善本土以及西域和中原不断前来投附的臣民中,愿意更名改姓的,都效法鄯而取姓为“善”。 数百年的水土流失和战乱动荡,鄯善国还是免除不了消亡的厄运,无法生存的民众四散出逃,寻找一时的庇护之地。一部分人东迁内地,一部分人沿善河落户到了今天的库车、库尔勒等地,而另有一部分人则闯过茫茫沙漠,翻过库鲁克塔克山,安居在当时仍很繁华富庶的阿萨城、柳中城和高昌城。这里毕竟还有一条商旅不断的大海道,这里的高昌文明树大根粗,依然枝繁叶茂。 当时,居住和往来于高昌和柳中的人有匈奴、鲜卑、柔然、月支、印度、粟特、车师土著等数十种人群,善姓人群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民众之中,娶妻生子,繁衍氏族,代代相传。在今洋海和阿斯塔娜古墓出土的文书中,发现49件文书涉及到了鄯善的人,其中姓“鄯”的有9人,而姓“善”的有50人之多。其中有一位据说是鄯善王兄长的名叫“鄯米”。
鄯善。古西域国名
鄯善,西胡国也。——《说文》。按,本西域楼兰国,汉昭帝元凤四年诛其王更名。
原名楼兰。汉昭帝元凤改楼兰为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现在的鄯善县位于天山东部南簏的吐鲁番盆地东侧,北与木垒县、奇台县为邻,东经七克台镇连接哈密市七角井乡,西部吐峪沟苏巴什村与吐鲁番市胜金乡接壤,南部经南湖戈壁至觉罗塔格与若羌县、尉犁县为界。全县总面积39800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2.5% 。
2、鄯姓历史来源:
“鄯”姓寻根 公元前54年,汉宣帝接到了西域的千里急报,傅介子刺杀了屡与大汉为敌的楼兰王安归,傅介子和大将军霍光都在奏章中明言:要想让楼兰这个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永远臣属于大汉,最好是立派现质于汉朝的安归之弟尉屠耆回国继位为王。 汉宣帝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立即下诏将尉屠耆发放回国,对尉屠耆的要求一概准奏,而且在宫中挑选美貌聪慧的宫女加封为“昌邑公主”,下嫁尉屠耆为妻。尉屠耆离开长安之时,又想起了一件事,立刻请旨。原来尉屠耆为彻底地保证家国及个人的安全,决定回国后择地迁都,请王旨而定国名。 汉宣帝展开班固出使西域时所绘的地图,发现了楼兰附近的一条弯曲而悠长的河流,在地图上,班固标明:善河。此旁有一小城,却无标明。汉宣帝沉思片刻,口谕:叫鄯善国吧,第一个善加耳,为国姓,朕意彼国人要由此听命于大汉也,第二个善既为彼地有河曰善河,也为化外之人从此弃恶从善之意也。 尉屠耆回国后,立即下令迁都。为避免重蹈楼兰水源断流的覆辙,他不遗余力地兴修水利。而昌邑公主早在出宫时就从汉朝带来了几个水利上的专家,这位公主亲自带民众开源引流,从而保证了鄯善国从此日渐强大而富足。这期间,凡有功于国家社稷和民众的人,鄯善王给予最高的奖赏是赐以国姓:鄯。一时间,鄯姓成为鄯善国最时尚的姓氏,鄯善本土以及西域和中原不断前来投附的臣民中,愿意更名改姓的,都效法鄯而取姓为“善”。 数百年的水土流失和战乱动荡,鄯善国还是免除不了消亡的厄运,无法生存的民众四散出逃,寻找一时的庇护之地。一部分人东迁内地,一部分人沿善河落户到了今天的库车、库尔勒等地,而另有一部分人则闯过茫茫沙漠,翻过库鲁克塔克山,安居在当时仍很繁华富庶的阿萨城、柳中城和高昌城。这里毕竟还有一条商旅不断的大海道,这里的高昌文明树大根粗,依然枝繁叶茂。 当时,居住和往来于高昌和柳中的人有匈奴、鲜卑、柔然、月支、印度、粟特、车师土著等数十种人群,善姓人群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民众之中,娶妻生子,繁衍氏族,代代相传。在今洋海和阿斯塔娜古墓出土的文书中,发现49件文书涉及到了鄯善的人,其中姓“鄯”的有9人,而姓“善”的有50人之多。其中有一位据说是鄯善王兄长的名叫“鄯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12-01 14:37
“鄯”姓寻根 公元前54年,汉宣帝接到了西域的千里急报,傅介子刺杀了屡与大汉为敌的楼兰王安归,傅介子和大将军霍光都在奏章中明言:要想让楼兰这个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永远臣属于大汉,最好是立派现质于汉朝的安归之弟尉屠耆回国继位为王。 汉宣帝当然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立即下诏将尉屠耆发放回国,对尉屠耆的要求一概准奏,而且在宫中挑选美貌聪慧的宫女加封为“昌邑公主”,下嫁尉屠耆为妻。尉屠耆离开长安之时,又想起了一件事,立刻请旨。原来尉屠耆为彻底地保证家国及个人的安全,决定回国后择地迁都,请王旨而定国名。 汉宣帝展开班固出使西域时所绘的地图,发现了楼兰附近的一条弯曲而悠长的河流,在地图上,班固标明:善河。此旁有一小城,却无标明。汉宣帝沉思片刻,口谕:叫鄯善国吧,第一个善加耳,为国姓,朕意彼国人要由此听命于大汉也,第二个善既为彼地有河曰善河,也为化外之人从此弃恶从善之意也。 尉屠耆回国后,立即下令迁都。为避免重蹈楼兰水源断流的覆辙,他不遗余力地兴修水利。而昌邑公主早在出宫时就从汉朝带来了几个水利上的专家,这位公主亲自带民众开源引流,从而保证了鄯善国从此日渐强大而富足。这期间,凡有功于国家社稷和民众的人,鄯善王给予最高的奖赏是赐以国姓:鄯。一时间,鄯姓成为鄯善国最时尚的姓氏,鄯善本土以及西域和中原不断前来投附的臣民中,愿意更名改姓的,都效法鄯而取姓为“善”。 数百年的水土流失和战乱动荡,鄯善国还是免除不了消亡的厄运,无法生存的民众四散出逃,寻找一时的庇护之地。一部分人东迁内地,一部分人沿善河落户到了今天的库车、库尔勒等地,而另有一部分人则闯过茫茫沙漠,翻过库鲁克塔克山,安居在当时仍很繁华富庶的阿萨城、柳中城和高昌城。这里毕竟还有一条商旅不断的大海道,这里的高昌文明树大根粗,依然枝繁叶茂。 当时,居住和往来于高昌和柳中的人有匈奴、鲜卑、柔然、月支、印度、粟特、车师土著等数十种人群,善姓人群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民众之中,娶妻生子,繁衍氏族,代代相传。在今洋海和阿斯塔娜古墓出土的文书中,发现49件文书涉及到了鄯善的人,其中姓“鄯”的有9人,而姓“善”的有50人之多。其中有一位据说是鄯善王兄长的名叫“鄯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