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方面社会上对应试教育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中国的科研成就屡传捷报?而且那些科研者还不断呈现年轻化?
对应试教育的思考·····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1 19:14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06-01 07:3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6-01 08:05
应试教育是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学习。说白了就是以成绩论英雄。不过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是迄今目前为止世界公认的相对公平的一种评价制度。虽然我没去过美国但是经常看这方面的新闻。有人说美国教育怎么怎么好我们只是看到了他们成功的一面,很多学生也有非常散漫的。他们只是对极少数的人进行了精英教育。我们国家的学生基础知识是非常扎实的居各国之最。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说过中国的基础教育是领先于国际的,而国外的大学教育是比较好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快的这点世界公认。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整体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培养。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过由于中国优质教育资源不够,中国的学生又很多。每一个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最好的教育这是人之常情。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名校情结因此在这种实际状况下应试教育就很难废除。
可以看看这个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746.htm?fr=ala0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6-01 08:53
当我们进入细儿园的时候,老师、家长就告诉我们成绩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脸面,成绩好了,什么就好了。是啊,成绩是一切的一切,好的成绩会带给我们无限的荣耀。须不知,这只是对我们虚荣心的满足,我们放弃了更多的乐趣,我们活在自以为精彩的世界里,活在充满厌恶的环境里。
我们带着包袱,承受着更多自己不喜爱的学分,不喜欢的学业。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恰恰是我们叛逆心里的助长,我们不想在分数的衡量中,尽显我们的光彩。即使大胆的交上一份白卷,划上一个红红的零。我们也会很高兴的,这有何不可以了?我们得到了发泄,得到了内心另一层满足。其实我们不想活在别人眼光中,我们只想做自己。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多太多有在乎。我们放不下多年有努力 ,放不下已经堆建的宝塔在最后一步跨了。所以我们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我们不得为所谓的梦想而拼博,为理想的大学而奋斗。却发现,即使上了好的大学,拿了一个好的文凭 ,那又怎样。我们还是要面对残酷的事实,面对不公平的世界,面对精彩背后的辛酸。
其实这本就是一个围墙,进来的人想出去,出去的人想进来。进进出出,我们看透了这个自以为美好的世界。认为只要心中充满激情,充满豪言,就可以在自己想像的蓝空中大展身手。结果发现每前进一步是那么那么的艰难。
我们有许多的身不由已。因为承受了太多应试教育的后遗,尽管有我们的优势,我们不是不能够一展抱负。但是我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大学完了,面对市场的不景气,一份好的工作不容易找,于是我们以读研为借口,躲在深山中休练,当我们带着满身才气出来时,这个社会还是不容我们,我们仍然要在市场上奔走,为了那份理想的工作劳累。
是我们怀才不遇,还是我们不适应这个社会。既然别人活得好好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了?只因为我们不能抛弃我们太多太多的努力,其实还不是我们不能释怀,放不开。。。。。。。
其实,差那么一点点,或好那么一点点又能怎样,当我们走出校园这棵大树后,我们不是一样的要在人才市场上奔波。于是,我们想清楚了,学校带给我们的是潜力,是资源。我们是需要发费时间和成本学好它。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而禁锢心灵,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几次小小的失误。但是我们不要把个性当成借口,还是要学会适可而止。必要的时候给自己一些放松。只要我们看透了学业带来的误区。我们就真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文凭证件只是一个形式,过过场场而已。没有那些我们依旧能够立足,有了那些只是更好立足而已。
所以我们不能在活在自己的误区里,我们是幸福而快乐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好学业和生活,就好好的把握了自己。丢掉该丢掉的,反而就会得到不能得到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