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修辞格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0 03:39
- 提问者网友:聂風
- 2021-12-29 03:33
什么叫修辞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12-29 03:57
也称辞格、辞式,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修辞格可以从表达作用、结构特点和运用的原则3个方面加以分析。如比喻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要比原来的说法更具体形象。说“骄阳似火”、“好风如水”,虽已有骄修饰阳, 有“好”修饰“风”,却待有了“似火”“如水”,才把“骄阳”、“好风”给人的感觉具体而形象地描摹出来。从结构特点看,比喻可以分析出本体和比喻两个部分,又有表示比喻的词语“如、似、好象、如同、仿佛、一样”和“是、变成、变为”之类。本体和比喻都出现,用的是明白表示比喻的词语“如、似”等,叫做明喻,上面举的例子就是。所以明喻的格式是甲如乙。如果把比喻的词语改作“是、变成”等,表面上将比喻说成实是如此了,本体和比喻的关系比明喻紧切了一些。如说“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表面上不明白表示是比喻,实际上却确是比喻,所以叫做隐喻。隐喻的格式是 甲是乙。 如果本体不出现,就借比喻来代本体,叫做借喻,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明喻是比喻和本体相类, 隐喻是把相类说成相同, 借喻是把比喻和本体合而为一了。这样, 比喻和本体的关系自然更紧切。从运用的原则看,①比喻和本体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类似,但本质又明显不同。②比喻必须浅显,使人易于感受,捉摸。骄阳给人的感觉似火,却不是真的火,好风给人的感觉象水,却决不是真的水。“火、水”都是浅显的比喻, 使人易于感受。如夸张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是有意过甚其辞,以加深印象,加强感染力。李白《秋浦歌》有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天下哪有三千丈的白发!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从结构特点看,必有表示过甚其辞的词语, “三千丈是往大里夸张的词语。往小里夸张时也是如此: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诗·卫风·河广》)“曾不容舠”是用来夸张的词语。还有一类表示“超前”的夸张,“超前”就是把话说到事实头里去了,如:“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未、“先”等是表示超前的词语。从运用的原则看, 夸张必须和事实有很大距离, 往往是不可能的事。如只是稍稍言过其实,把三千丈说成三尺、三丈,倒反成为失实了。夸张也不同于说大话或捏造事实,说大话或捏造事实是要听的人相信那些虚假的话,夸张却并不要求人相信是真实,而是出于情理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听者读者自能意会的。如飞白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是故意用上别字(即白字)记录实际语言,更真切地表达说话人的特殊口吻,增强真实感和生动性。鲁迅《鸭的喜剧》中写孩子把 爱罗先珂先生说成了爱罗希珂先生,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林黛玉取笑史湘云咬舌子, 把二哥哥”说成了“爱哥哥”,就都是飞白。从结构特点看,一般只出现于对话之中,是有意安上的别字。从运用原则看,在文字上说是别字,可又不是真的写错了;从语言上看,倒是更真实地记录语言,和一般写别字迥然有别。又如排比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整齐匀称的语句,造成了反复重现的节奏,使语意特别顺畅,或者更增强了说话的气势。从结构特点看,一般三句以上,极少数例子只用两句。字面上同异相间,异中见同,以显其类比之理。如:“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管子·牧民》)从运用的原则看,可以构成排比的句子,意思上须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关系......余下全文>>
修辞格可以从表达作用、结构特点和运用的原则3个方面加以分析。如比喻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要比原来的说法更具体形象。说“骄阳似火”、“好风如水”,虽已有骄修饰阳, 有“好”修饰“风”,却待有了“似火”“如水”,才把“骄阳”、“好风”给人的感觉具体而形象地描摹出来。从结构特点看,比喻可以分析出本体和比喻两个部分,又有表示比喻的词语“如、似、好象、如同、仿佛、一样”和“是、变成、变为”之类。本体和比喻都出现,用的是明白表示比喻的词语“如、似”等,叫做明喻,上面举的例子就是。所以明喻的格式是甲如乙。如果把比喻的词语改作“是、变成”等,表面上将比喻说成实是如此了,本体和比喻的关系比明喻紧切了一些。如说“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表面上不明白表示是比喻,实际上却确是比喻,所以叫做隐喻。隐喻的格式是 甲是乙。 如果本体不出现,就借比喻来代本体,叫做借喻,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明喻是比喻和本体相类, 隐喻是把相类说成相同, 借喻是把比喻和本体合而为一了。这样, 比喻和本体的关系自然更紧切。从运用的原则看,①比喻和本体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类似,但本质又明显不同。②比喻必须浅显,使人易于感受,捉摸。骄阳给人的感觉似火,却不是真的火,好风给人的感觉象水,却决不是真的水。“火、水”都是浅显的比喻, 使人易于感受。如夸张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是有意过甚其辞,以加深印象,加强感染力。李白《秋浦歌》有这样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天下哪有三千丈的白发!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从结构特点看,必有表示过甚其辞的词语, “三千丈是往大里夸张的词语。往小里夸张时也是如此: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诗·卫风·河广》)“曾不容舠”是用来夸张的词语。还有一类表示“超前”的夸张,“超前”就是把话说到事实头里去了,如:“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未、“先”等是表示超前的词语。从运用的原则看, 夸张必须和事实有很大距离, 往往是不可能的事。如只是稍稍言过其实,把三千丈说成三尺、三丈,倒反成为失实了。夸张也不同于说大话或捏造事实,说大话或捏造事实是要听的人相信那些虚假的话,夸张却并不要求人相信是真实,而是出于情理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听者读者自能意会的。如飞白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是故意用上别字(即白字)记录实际语言,更真切地表达说话人的特殊口吻,增强真实感和生动性。鲁迅《鸭的喜剧》中写孩子把 爱罗先珂先生说成了爱罗希珂先生,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林黛玉取笑史湘云咬舌子, 把二哥哥”说成了“爱哥哥”,就都是飞白。从结构特点看,一般只出现于对话之中,是有意安上的别字。从运用原则看,在文字上说是别字,可又不是真的写错了;从语言上看,倒是更真实地记录语言,和一般写别字迥然有别。又如排比这个修辞格,从表达作用看,整齐匀称的语句,造成了反复重现的节奏,使语意特别顺畅,或者更增强了说话的气势。从结构特点看,一般三句以上,极少数例子只用两句。字面上同异相间,异中见同,以显其类比之理。如:“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管子·牧民》)从运用的原则看,可以构成排比的句子,意思上须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关系......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12-29 04:44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