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乡偶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3:59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1-31 01:1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0-04-08 07:40
1.“客”指诗人自己(贺知章也可);“君”指妻子。2.《回乡偶书》表达了诗人热爱家乡和归乡后的喜悦感慨之情; 《夜雨寄北》则表达了诗人怀念思归的愁绪。这两首诗所描写的诗人情怀是不同的。 《回》中诗人已回乡,兴奋夹着不安,喜悦中又生感慨; 而《夜》中,诗人想回家而不得回,只有对着雨夜,忍受孤独、寂寞,以憧憬与妻子团聚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意对即可)3.如“老爷爷,你是谁呀?从哪儿来的?”“我就是这儿的人啊!”“不对吧?我认识的人可多啦!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出门谋生了,现在胡子一大把了,才回来,你怎么可能认识我呢?”“走,老爷爷,我给你带路吧,我送你回家。”“走。”哈哈哈……随着二人远去的背影,洒下了一路笑声。(合理即可)4.描绘了一种憧憬,与妻子相聚时那种欢乐的情景;同时,又描写了一种处境,与妻子相聚不得的那种孤寂、痛苦、难堪的处境。(意对即可)5.如我喜欢“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出儿童好奇善问的天真烂漫。(答案不唯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19-05-02 18:11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