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假如》赏析,急求!!!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21:34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1-26 09:23
艾青的《假如》赏析,急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1-26 09:59
这首诗歌,诗人用了第一人称,以“我”作为情感的主线贯穿始终。在诉说着自己的哀伤或者痛苦,但是什么使诗人这样哀伤或者痛苦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因为爱着的土地、河流和风充斥着暴风雨、悲愤与激怒,归根结底是一种爱国情感。当这种情感在诗人心中郁结的时候,作者把它形象地以一只鸟展现出来。从作者赋予这只鸟以生命,到这只鸟“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我们看到了是作为一只鸟的一生,也是作为诗人一种情感的完整呈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作为作者,每每触及这样山河破碎、国运凋零、民心苦难的日子,定然是无数只鸟在心间穿越。
这首诗歌,全篇十句,用了五次“我”。这里的“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小我,即所谓我们常常用到的“我”。我想,“我”作为一个主语,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可以看到不同意义上的我。如何从泛“我”的意境里把自己捞出来,我想首先是提高自己对于“我”的理解和认知。一个通俗的比喻,一个人在作为个体家庭里,“我”也就是个体的我,也就是自己。但在不同的境遇里常常会用到“我”,我,有时就是作为中国人的个体。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有着属性的,也是随着境遇的改变发生着意义上的转变。这是客观世界里的我,也有主观世界里的我,既是我以什么样的境遇来礼遇自我,这里就是精神层面的自我理解。有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个体上的“我”,对所面对的人和事,以及审视世界的视觉角度,是可塑的。通常我们诗歌的创作,都是以诗人个体的角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对于情感的理解,以诗句的形态呈现出来。我想超越了自己,也就超越了个体的小我,默然以大我立于世界。供参考。
这首诗歌,全篇十句,用了五次“我”。这里的“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小我,即所谓我们常常用到的“我”。我想,“我”作为一个主语,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可以看到不同意义上的我。如何从泛“我”的意境里把自己捞出来,我想首先是提高自己对于“我”的理解和认知。一个通俗的比喻,一个人在作为个体家庭里,“我”也就是个体的我,也就是自己。但在不同的境遇里常常会用到“我”,我,有时就是作为中国人的个体。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有着属性的,也是随着境遇的改变发生着意义上的转变。这是客观世界里的我,也有主观世界里的我,既是我以什么样的境遇来礼遇自我,这里就是精神层面的自我理解。有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个体上的“我”,对所面对的人和事,以及审视世界的视觉角度,是可塑的。通常我们诗歌的创作,都是以诗人个体的角度,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对于情感的理解,以诗句的形态呈现出来。我想超越了自己,也就超越了个体的小我,默然以大我立于世界。供参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