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王维《宋沈子福归江东》和张籍《送梧州王使君》?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05:44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1-13 00:21
比较:王维《宋沈子福归江东》和张籍《送梧州王使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11-13 01:06
有点难,嗯——试试:
这两首诗歌应从主体审美感受的内涵深浅、感受移入能力的高下的角度来考察分析不同。
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中,“杨柳渡头”即使送别地点的明写,又是唐人折柳送行习俗的暗示;“行客稀”的凄清是怅然若失情怀的外在图像,在“罟师荡桨向临圻”的有人所向点出后,主体(即作者)感受如绚丽的灯花焕发出光彩,送别相思之情像无边春色,无处不在,江南江北,伴随着友人,伴随着千里行程。这里,“春色”心态化、意识化了;“送君”意识则物态化、具象化,出现了主客体的胶着态。
张籍《送梧州王使君》中,无论是送别之“象”,抑或送别之“意”,都显得寡然无味。主体没有深切体验出送别的情绪,特别是结句“相逢又隔几多年”,未能引发出更多的美学情味,其审美意蕴显得浅露。
这两首诗歌应从主体审美感受的内涵深浅、感受移入能力的高下的角度来考察分析不同。
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中,“杨柳渡头”即使送别地点的明写,又是唐人折柳送行习俗的暗示;“行客稀”的凄清是怅然若失情怀的外在图像,在“罟师荡桨向临圻”的有人所向点出后,主体(即作者)感受如绚丽的灯花焕发出光彩,送别相思之情像无边春色,无处不在,江南江北,伴随着友人,伴随着千里行程。这里,“春色”心态化、意识化了;“送君”意识则物态化、具象化,出现了主客体的胶着态。
张籍《送梧州王使君》中,无论是送别之“象”,抑或送别之“意”,都显得寡然无味。主体没有深切体验出送别的情绪,特别是结句“相逢又隔几多年”,未能引发出更多的美学情味,其审美意蕴显得浅露。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