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时候是不是财政亏空了呢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6 15:41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03-06 08:29
康熙晚年的时候是不是财政亏空了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3-06 09:49
是的,地方和中央都有亏空。
亏空指的是账面余额和实际存银不符。主要成因有两种——侵吞和挪用。侵吞放到现代差不多就是贪污公款。挪用则范围比较广,像不该报销的款项乱报,不该发的员工福利乱发,——当然也有些比较特殊缘故,比如像曹雪芹家因为接驾建园子产生的巨额亏空。
雍正登基后,怡亲王主管户部,发现亏空数额庞大,于是之后设立会考府专门清点追查亏空。根据雍正二年的一道上谕显示,当时光户部的亏空就有250多万。而地方上的亏空同样不少,比如直隶就有40多万。
顺便附上“户部亏空250多万”的上谕原文: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十三日
谕内阁、九卿、詹事、科道:
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此乃国帑,所关极为重大,故朕特令怡亲王管理清查,并谕怡亲王:尓若不能查清,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清,朕必亲自查出。
朕思康熙年间之亏空,此时不能清楚,倘雍正年间又有亏空,将来亦复不便稽查,积弊相因,何以经国用而教后人乎?后经怡亲王查出,实在亏空二百五十余万两,深以追补为难,请以户部所有杂费逐年代完,约计十年可以清楚。此怡亲王欲善为归结之意,朕思历年经手俱有堂司官员,当时任意侵渔,此时置之不问,令其脱然事外,国法安在,谕令交与户部尚书孙渣齐办理。
孙渣齐职司户部,以致亏空如此之多,朕曲加宽宥,并未革职,只令伊查明经手官员,量其家产派令完补。及孙渣齐徇情庇护私人,又有曾瞎子一案,无耻不堪,其罪不容逭矣。朕念先帝旧臣,不忍正法,不过将孙渣齐革职而已。其各员名下应追银两,照所派数目,作速追完,其余一百余万两,照怡亲王所请,在户部逐年弥补。各员赔偿之项,若将来不能全完,仍将不能完清,官员治罪,朕亦不能再宽矣。
至于怡亲王欲上补国帑,下全众人,多方委曲,成就此事,办理甚属可嘉。而无知嫉妒小人,反谓王过于苛刻,不但屈抑天理,人情何在,特谕尔等知之。
亏空指的是账面余额和实际存银不符。主要成因有两种——侵吞和挪用。侵吞放到现代差不多就是贪污公款。挪用则范围比较广,像不该报销的款项乱报,不该发的员工福利乱发,——当然也有些比较特殊缘故,比如像曹雪芹家因为接驾建园子产生的巨额亏空。
雍正登基后,怡亲王主管户部,发现亏空数额庞大,于是之后设立会考府专门清点追查亏空。根据雍正二年的一道上谕显示,当时光户部的亏空就有250多万。而地方上的亏空同样不少,比如直隶就有40多万。
顺便附上“户部亏空250多万”的上谕原文: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十三日
谕内阁、九卿、詹事、科道:
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此乃国帑,所关极为重大,故朕特令怡亲王管理清查,并谕怡亲王:尓若不能查清,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清,朕必亲自查出。
朕思康熙年间之亏空,此时不能清楚,倘雍正年间又有亏空,将来亦复不便稽查,积弊相因,何以经国用而教后人乎?后经怡亲王查出,实在亏空二百五十余万两,深以追补为难,请以户部所有杂费逐年代完,约计十年可以清楚。此怡亲王欲善为归结之意,朕思历年经手俱有堂司官员,当时任意侵渔,此时置之不问,令其脱然事外,国法安在,谕令交与户部尚书孙渣齐办理。
孙渣齐职司户部,以致亏空如此之多,朕曲加宽宥,并未革职,只令伊查明经手官员,量其家产派令完补。及孙渣齐徇情庇护私人,又有曾瞎子一案,无耻不堪,其罪不容逭矣。朕念先帝旧臣,不忍正法,不过将孙渣齐革职而已。其各员名下应追银两,照所派数目,作速追完,其余一百余万两,照怡亲王所请,在户部逐年弥补。各员赔偿之项,若将来不能全完,仍将不能完清,官员治罪,朕亦不能再宽矣。
至于怡亲王欲上补国帑,下全众人,多方委曲,成就此事,办理甚属可嘉。而无知嫉妒小人,反谓王过于苛刻,不但屈抑天理,人情何在,特谕尔等知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3-06 10:44
你好!
康熙死的时候国库才七百万两白银,而雍正死的时候国库是五千万两白银,而正常来说国库存银不到一千万两就是存在问题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