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19:45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12-31 23:08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 雨下得更大了。乐队奏起了音乐。一位女演员朗诵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55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____,对生命的________,对死亡的________,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________和对自由的________——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1.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恐惧 反抗 憧憬 执著 喜悦2.人们在纪念会上朗诵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3.文中“世世代代‘人’的声音”指什么?为什么给“人”字加引号?4.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得想起南京大屠杀?5.“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2-31 23:52
答案:解析: 1.憧憬 喜悦 恐惧 反抗 执著 2.寄托了人们对孩子们的怀念和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控诉。 3.尊重和维护人们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及生命的尊严的呼声。加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及生命的尊严。 点拨:有些标点符号,能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4.一颗“中国心”使作者想起南京大屠杀,联想到自己的同胞曾经历过的沉重苦难,也表明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全人类都要警醒: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点拨:说出要点即可。 5.人对犯了过错的人要宽容,已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但历史上血淋淋的事实不应忘记,因为这种忘记是对当今和平的一种漠视。 点拨:紧扣主题,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2-01-01 00:19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