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格水平下降,实际利率是用名义利率是减去负值还是正值?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3:37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3-02 17:52
根据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根据书上写的当名义利率不变,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利率为正,可见,如果价格总水平下降的时候,求实际利率,就是用名义利率减去负数;但是在教材上又说通货紧缩对利率影响更严重,因为当价格总水平下降大于名义利率,那么实际利率就为负数了,可见,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不是减负数,而是减它的绝对值,要不就算价格总水平下降率大于名义利率,因为是减负数,负负得正,也不可能使实际利率等于负数啊!好困惑啊,望高手指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3-02 19:08
价格水平下降,应指通货紧缩。即通货膨胀率为负值。
(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左边最后一项是两个很小的百分数的乘积,与其他项比起来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直接省略了
于是就产生了: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为负值,那么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紧缩率
(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1+名义利率
左边最后一项是两个很小的百分数的乘积,与其他项比起来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直接省略了
于是就产生了: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通货膨胀率为负值,那么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紧缩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3-02 21:55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也就是我们在银行里面看到的利率,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例如,如果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而同期通胀率为3%,则储户存入的资金实际购买力在贬值。因此,扣除通胀成分后的实际利率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仍以上例,实际利率为2% - 3% =-1%,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是亏钱的。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通胀压力难以消化的长期格局下,很容易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即便央行不断加息,也难以消除。所以,名义利率可能越来越高,但理性的人士仍不会将主要资产以现金方式在银行储蓄,只有实际利率也为正时,资金才会从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流到储蓄。
- 2楼网友:woshuo
- 2021-03-02 20:35
这里首先澄清三个概念:
名义利率:就是日常说的银行的存款利率和各种债券的收益率,如果不另加说明,都是名义利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通常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当通胀时,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为正数,当通缩时,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为负数;
实际利率:实际利率都是事后根据上述两个“率”套算出来的。
三者关系如下:
精确关系:(1+名义利率)=(1+通胀率)×(1+实际利率)
近似关系:名义利率=通胀率+实际利率
下面我们重点考察这个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通胀率
当通货膨胀时,通胀率为正数,这时实际利率小于名义利率;
当通货紧缩时,通胀率为负数,这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特别地,针对通货紧缩的情况,我们说,投资者实际收益率是大于名义收益率的,因为获得的本金和利息,因物价水平下降,购买力提高了。
以我以上说的为准。如果教材的表达有不一致的地方,教材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