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经为舍利子所讲,舍利子已经是智慧第一了,为什么还要对他讲?
2.五蕴如何蕴藉?
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不可以这样说法相实相,实相无相。如果是空相,据《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无相,即见如来。”空相也是相,是相,就有生灭,此处说“诸法空相”是不是说也是虚妄相,如果是而下面经文中的,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做何解释?
4.心经中的五蕴皆空的空作何解释?是不是说五蕴当体了不可得,即可做空相解,那观音大士又如何度一切苦厄?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可以与空相对,而作破执着之法,是否也可以与受想行识作相比拟,可以说成是色不异受。受不异色。色即是受。受即是色。皆是了不可得,两相相即想离,相彰相泯?
6.“无智亦无得。”“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前面讲无修无证,而后又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何理解?
弟子愚昧,渴望解答。
1.般若实相 唯佛彻证 般若智慧 故示舍利子以表法 非智慧第一 不能契入实相故
2.五蕴者 因缘和合 当处出生 当处灭尽 逢缘而起 缘散而灭 了不可得
3.实相无相 乃真如之体 离过绝非 不可思议 离一切分别 妄想 缘虑 正由体不可思议 离四句 绝百非 故相用也不可思议 不生不灭 不增不减 正示真如体性 如如不动 离心意识分别
4.空是真空之空 非断灭之空 真空故 不妨妙有 菩萨从真入假 度一切众生而不见有众生可度 由不可思议之体 起慈悲妙用
5.五蕴 以色为例子 经文云 受想行识 也复如是 真空则一法不立 泯也 妙有则诸法齐彰 总为不可思议
6.无修无证 佛登此极果 穷尽法源 证实相般若 故如是 菩萨广行六度万行 依般若菠萝蜜多故 终得圆满菩提 归无所得
心经二百多字 摄尽几百卷般若之义理 般若离念灵知 离过绝非 当至诚读诵 待至念空情寂 自可亲见本来面目 实相般若也
方便法门 则可专念佛号 功高易成 佛云 若人但念阿弥陀 是名无上深妙禅
愚见以为:
1,佛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但对于观自在菩萨来说,其智慧还很有限!
另外,菩萨此时要说的法,却唯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可以信解,并最为当机!故对尊者讲说!
2,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假合而生。
3,只执著了此处诸法空相之文字,岂不观下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4,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念所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故谓“五蕴皆空”。五蕴皆空,苦厄从何而生?
5,空相离言绝对,五蕴与空是对待,以色空不二而表五蕴与空不二。即受不异空而非色不异受。
6,此无所得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照见,故离此般若何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修无证是实智,从修而证是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