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分析两句诗在平仄方面的特点。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09:43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2-07 17:59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句在平仄方面的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2-07 18:05
南朝四百八十寺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古代格律诗的特种拗之一,即节奏点用拗.正常来说每句第2.4.6字属于节奏点,是不能拗的,但是存在着两种节奏点用拗的特拗,这是其中一种.详细如下:
以五言律诗为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格式的一联中可以换用这样的格式: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这种特殊形式的变式有很多,总结一下,除了出句(上联)的第2个字必须是仄声,最后两个字必须是“仄仄”声,对句第2个字必须是平声,末三字必须是“平仄平”这四个位置不能变化以外,其他位置的平仄都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会出现“仄仄仄仄仄”的出句形式。
这种特殊形式是完全脱胎于古体诗的,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是在五言律诗中出现的,且多为唐人刻意追求诗风高古所作,宋人以后也有许多学步的应用在七言诗中,但是并不多见。并且,这种特殊格式大多应用在首句,其他位置的非常罕见。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这类特殊格式在许多诗作中都能找到应用的例子,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律诗中普遍认同的固定格式.但是由于风格过于接近古体诗,所以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是不承认、不允许的。(另外一种节奏点特种坳在科举中是允许的,这里不多说了)
而楼主问的这句诗正是这种特种拗的标准模板:本来这两句诗的正格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是应用了特种拗之后,上联后五字五连仄,而下联相应的将后四字调整为"平仄仄平",这样就完成了这次特种拗救.而将这种本来常用在首句的拗用在了尾句,可以说是罕见特色之一。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是古代格律诗的特种拗之一,即节奏点用拗.正常来说每句第2.4.6字属于节奏点,是不能拗的,但是存在着两种节奏点用拗的特拗,这是其中一种.详细如下:
以五言律诗为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格式的一联中可以换用这样的格式: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这种特殊形式的变式有很多,总结一下,除了出句(上联)的第2个字必须是仄声,最后两个字必须是“仄仄”声,对句第2个字必须是平声,末三字必须是“平仄平”这四个位置不能变化以外,其他位置的平仄都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会出现“仄仄仄仄仄”的出句形式。
这种特殊形式是完全脱胎于古体诗的,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是在五言律诗中出现的,且多为唐人刻意追求诗风高古所作,宋人以后也有许多学步的应用在七言诗中,但是并不多见。并且,这种特殊格式大多应用在首句,其他位置的非常罕见。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这类特殊格式在许多诗作中都能找到应用的例子,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律诗中普遍认同的固定格式.但是由于风格过于接近古体诗,所以在历代科举考试中是不承认、不允许的。(另外一种节奏点特种坳在科举中是允许的,这里不多说了)
而楼主问的这句诗正是这种特种拗的标准模板:本来这两句诗的正格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是应用了特种拗之后,上联后五字五连仄,而下联相应的将后四字调整为"平仄仄平",这样就完成了这次特种拗救.而将这种本来常用在首句的拗用在了尾句,可以说是罕见特色之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2-07 20:48
格律与意境比,当推其次。
这一首中的五连仄,小杜不媚俗的胆量可见一斑。
评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格律正常)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五平与上句五仄相互平衡,也可算是有所“拗救”了。)
诗中“水村”,是傍水之村,“山郭”为依山之城(郭即城)。“千里”极言江南广阔范围内的典型景色,即有晴色,又有雨景。绿树红花、山村酒旗、寺庙、楼台、烟雨,可以说把江南景色的基本特点囊括无余了。但诗中明显含有讽刺意味。
第一句写大好江山,生机盎然;但到第二句著一“酒”字,予以转折,已经微露“讽”意,言下之意是,大好江山生机无限,可惜江山主人(包括统治阶级和一些富裕百姓)沉溺于酒(色),这种沉溺享乐的“风”气必然会断送大好江山。诗的言外之意至第二句已经和盘托出了。
作者为了向读者证实他的言外之意绝非耸人听闻,所以在第三句引入史实予以证明。“南朝”一词触目惊心!知道南朝历史的人,只要一看这个字眼,全诗意蕴“思之过半”,至此,“讽”意由隐至显,到最后“多少楼台烟雨中”,已然是“棒喝”之警了。
此诗用了对比手法,一、二句是现实,三四句是历史,但最后一句即是现实又是历史,非常微妙。“烟雨”一词,大有深意,不光是指眼前的朦胧烟雨,其中意味,妙不可言。小杜的意思是,昨日之“南朝四百八十寺”,曾经化成“烟雨”;今日之“水村山郭酒旗风”也必然化成明日“烟雨”。后人评价晚唐历史,说其情形跟“南朝”十分相似。可以说,小杜的诗句,预测了一个时代的末日情形,跟科学报告一样精确。
这首诗其实是《阿房宫赋》的诗意翻版而已:“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至于说这首诗的格律,不能以近体绝句的要求来推敲,古人作诗,允许拗句,即使不允许拗句,也可把它看成是一首古绝。大可不必以格律绳之,这样的好诗,“格律”实在“不配”与其争论。
- 2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2-07 19:43
五言和七言诗句一般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一般不考虑孤平抝就就这四种句式,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