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正确的信愿行!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12:35
- 提问者网友:却不属于对方
- 2021-02-08 07:43
如何是正确的信愿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08 09:03
信愿行: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
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实有阿弥陀佛)、信因、信果等义;
愿: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
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念佛;助行指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
扩展资料:
信仰、发愿、修行;净土宗于此三者最重视,称为净土三资粮;于此三资粮中,复有连带关系,先由信生愿,由愿生行;信若不具,则愿、行皆不成立。
深信切愿,是念佛往生的前提和关键,即出离我们娑婆世界的心,要如出坑厕,如出牢狱,欣生净土的心要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是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把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都看成是毒药毒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愿行
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实有阿弥陀佛)、信因、信果等义;
愿: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
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念佛;助行指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
扩展资料:
信仰、发愿、修行;净土宗于此三者最重视,称为净土三资粮;于此三资粮中,复有连带关系,先由信生愿,由愿生行;信若不具,则愿、行皆不成立。
深信切愿,是念佛往生的前提和关键,即出离我们娑婆世界的心,要如出坑厕,如出牢狱,欣生净土的心要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是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把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都看成是毒药毒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愿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2-08 10:36
信:信自、信他,信佛首先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只是迷了,所谓自性本如,我们本来就是佛,只是被烦恼障住了,看不到真实所在了而已,像做梦,在梦里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一些假象境界当做真实了,才会有梦中的喜怒哀乐惊吓等等,一旦梦醒,我们就会感觉到原谅是一场梦啊;有了自信,才能信他,也就是信佛,信佛四十九年所说的,都是佛所证得的境界,都是佛的真实说,没有一点妄语,这是信他。 愿:有了信,对自己、对佛有了真信,我们的才能接近于真心自性,我们就会发愿成佛,所谓断一切恶,修一切善,真信切愿,我们一定能发心成佛,这叫愿。 行:所谓受戒、守戒,戒律是佛菩萨的正常生活,言下之意,我们以前的所想、所做都是不正常的,把不正常的修正过来,以佛菩萨为榜样,把过去的想法、看法、和做法修正过来,叫做行,也叫修行。 大致简单的就说这些吧,阿弥陀佛 合十
- 2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2-08 10:01
信愿行: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
信愿行需要自信、自愿、自行。佛法是珍宝,人们对于宝物的态度一贯是求之若渴,爱之如命,不但不会轻易送给他人,更没有逼迫他人去接受的道理。
大乘慈悲之心,是对一切众生的,但不能抱有要众生接受、感激的想法,正所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对于善缘未具的众生,行布施要选择方式,不可因不得体的好意而使他人产生对佛法的诽谤轻蔑之心。
扩展资料:
念佛法门信愿行,重要的愿先发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与佛的愿和不起来,佛就是发了菩提心度众生,人也发菩提心度众生,才是他的同志,才入他的净土。
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由信启愿,由愿导行,由行落实信愿。信要深,深信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深信阿弥陀佛具有救度我等凡夫的威神愿力,虽然吾人烦恼厚重,但不会障碍阿弥陀佛的救度。深信与阿弥陀佛同体,阿弥陀佛悲心不舍任一众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愿行
- 3楼网友:煞尾
- 2021-02-08 09:43
在修行者的心态,缘分,觉悟,修为,境界,传承与理解决定正确与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