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的晨报刊登.重庆合川一小女孩子生怪病,全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海南.谢谢在这里给我提供资料的那位朋友.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6-06 19:1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6-06 19:45
| ||||||||||||
“1996年我从合川一所中专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到了云门镇高龙小学做音乐老师。”正是这样的音乐基础,催生了袁晓丽自己协同几位同事组建乐队四处卖唱,为女儿筹集医药费的想法。 袁晓丽很清楚地记得那是2004年的夏天。“当时女儿刚做完手术,我们当时每月四五百元的工资,加上存款早就全花光了,是得想点办法多筹点钱了。”尽管在后来成立的6人乐队分工中,谢沅汐的爸爸是鼓手,两位老师负责民族唱法,两位老师负责通俗唱法,还有一位老师是键盘手,但袁晓丽表示,最初考虑要照顾孩子,丈夫并非乐队成员。“后来确实差人,才特别让他顶上来的。” 袁晓丽说,最终成立的乐队包括自己和丈夫在内的6人,3男3女。“按农村的风俗,红白喜事我们都去。但说起来是学声乐的,刚开始完全拉不上台面,都是跟着人家乐队去,帮忙充充台面积累经验,一次能挣100来块都不错了。”袁晓丽说,这是自己印象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为女儿连唱7个夜场 袁晓丽的印象中,2006年,自己和同事的乐队终于可以自己走出去招揽生意了。“尽管无论怎么唱,我们赚来的钱对女儿的病都只是杯水车薪,但我还是觉得很有必要为了女儿去拼一把。”袁晓丽说,这时女儿的病情已经不允许她坚持到学校上课了,校方也因此发动了全校师生为她捐款。 为了演出,袁晓丽和丈夫不得不将病情稍显稳定的女儿独自留在家里。“这是到现在,我回想起来最亏欠她、最对不起她的地方。”袁晓丽声音哽咽地说。照农村习俗,家中办丧事时,晚上才会请乐队前去唱歌。因此,在2006年到2007年间,高龙小学的师生们经常都能看到放学后,袁晓丽和她的乐队成员们,搬上沉重的乐器前去“赶场”。 “我们最多的一次,是连续7天每天晚上都有业务。”因为袁晓丽是主唱,她记得特别清楚,那次一连唱了7天下来,人都憔悴了一大圈。“白天打起精神给孩子们上课,到了晚上就去赶场。这7天中,还有一天连演了3场,凌晨2点才回家。”袁晓丽说,一场下来大约能挣600元左右。“我们6人平分,到我和爱人手里的钱就是一场200元左右。”袁晓丽说,乐队的其他成员眼见他们家的特殊情况,曾不止一次表示分钱时多照顾他们一点,但都被袁晓丽和丈夫婉拒了。“孩子的病是要治,但大家都出了力,我们不能特殊。” 她倾家荡产也无悔 去年开始,乐队出演中,袁晓丽的身影逐渐少了。“我现在就想好好陪陪女儿,我还能陪她多久,她还能伴我多久,现在都不好说。”袁晓丽的眼眶里,晶莹的泪珠已经开始打转了。 为了照顾这家人,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袁晓丽已被借调到合川区教委档案室上班。办公桌上唯一的一台办公电脑桌面墙纸就是女儿谢沅汐的照片,照片上的谢沅汐笑容灿烂。“那是她病情比较稳定时拍的。”袁晓丽看着照片伸了伸手,像是很想去摸摸女儿的脸一样。尽管目前夫妻俩每月的收入共4000元左右,但为给女儿治病,他们悄悄地把在合川的房子也卖了。袁晓丽说,“情绪低落时,会感到生活很不公平,但想到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就算倾家荡产,也无怨无悔。”本版文/本报记者 裘晋奕 袁婧 本版图/本报记者 高科 实习生 罗尹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