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求《格物致知》与《墨经》中对小孔成像描写的原文!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14:40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2-21 02:41
【墨经】求《格物致知》与《墨经》中对小孔成像描写的原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2-21 03:57
【答案】 1《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的“到”古文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的意思.“端”在古汉语中有“终极”,“微点”的意思.“在午有端”指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与”指针孔的位置与投影大小的关系而言.“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煦”即照射,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是说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于是,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2-21 04:19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