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拒绝融入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引自《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材料二:康有为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改编自冯宗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三: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到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什么变化?用相关史实说明之。(3分)
(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谁?(1分)
(3)联系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潮流是什么?为了顺应这股潮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3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试举一个具体实例。(1分)
1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拒绝融入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7:05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1-29 08:5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1-29 09:15
(答案→)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一中,乾隆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互通有无,这表明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到了19世纪40年代,清政府屈服于英国等列强的坚船利炮,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如: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实行五口通商。(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指的是林则徐,因为“文忠公”是林则徐去世后,清朝皇帝给他的谥号,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先进先进技术,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3)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潮流是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因为当时欧美许多国家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了顺应这股潮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以下努力,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鸠书
- 2021-01-29 09:43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