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塔在古禅寺里的建筑位置有什么讲究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6:17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4-12 22:01
舍利塔在古禅寺里的建筑位置有什么讲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4-12 22:40
据说,公元前220年左右阿育王选择在桑吉高地隐修,不仅建造了阿育王塔,还建造了最大的一座Stupa(塔、方坟),这类塔都是用来埋葬佛陀或圣徒舍利(Sarira,遗骨)的,底座都是半球形的,上方栏杆里佛邸有三层相轮。塔的半球体象征天宇,构思比较原始,但天宇是人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宏伟的形象,它基本的特征就是单纯浑朴、完整统一,有一种很肃穆的纪念性。
渐渐地,塔也脱离了坟墓的含意,成了佛教纪念性建筑。在印度北部到西域诸国,曾经时兴以塔为中心,塔基为四面或八面,上塑佛菩萨像,塔的四面环绕围廊的佛寺形式。这种塔殿合一的形式影响着北朝的佛寺建筑,这种佛塔造型也一直影响中国北朝各朝的佛塔。
再后来,中国的寺与庭院建筑群结合,佛塔有别于印度Stupa的特征,它总是和庙宇相连,成为庙宇各殿堂的一部分,塔成为一种庭院设计的点缀。所以,后期的佛寺建筑中,佛塔多置于偏院,而不是佛寺的中心。
但无论其位置如何变化,对佛法、神圣的象征以及对祖师大德的纪念意义并没有变化。
渐渐地,塔也脱离了坟墓的含意,成了佛教纪念性建筑。在印度北部到西域诸国,曾经时兴以塔为中心,塔基为四面或八面,上塑佛菩萨像,塔的四面环绕围廊的佛寺形式。这种塔殿合一的形式影响着北朝的佛寺建筑,这种佛塔造型也一直影响中国北朝各朝的佛塔。
再后来,中国的寺与庭院建筑群结合,佛塔有别于印度Stupa的特征,它总是和庙宇相连,成为庙宇各殿堂的一部分,塔成为一种庭院设计的点缀。所以,后期的佛寺建筑中,佛塔多置于偏院,而不是佛寺的中心。
但无论其位置如何变化,对佛法、神圣的象征以及对祖师大德的纪念意义并没有变化。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