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雪蛤人工养殖的具体事项?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3-13 13:2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3-13 14:14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3-13 14:53
提出这个问题的探讨,是为了提出一个业内专业技术水平评判比较的准则,以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从而达到效益进步的目的。同时也是提出一个科学的自我衡量的方法,以提示养殖人不断探索取得更大的成绩。
成活率不能作为最终的对技术水准的考察指标,这是因为经过一个商品周期的养殖,成活率仅仅只是一个生存数量的概念,而不是商品概念。围绕着养殖展开的所有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商品以取得好的效益,而不(仅仅)是多的数量。因此,衡量水准指标必须紧紧围绕商品价值内涵展开就确定了。
构成满一个养殖周期林蛙商品价值(效益)的内涵要素,是内在品质、平均规格、商品率三个要素。
生产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效益因素,但这个数据难以公开和无法保证真实有效。因此,不能作为考评因子考虑。但作为内部分析还是具有对效益考察的重要意义。投入产出比是一个养殖单位最终的效益考察依据,但是受地区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影响较大,难以进行准确的单位间技术水平的衡量。因此不能用于行业内衡量技术水准的指标。
商品蛙的价值内涵要素不能直接用于养殖与管理的技术水准评判,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认识并过渡。
商品蛙产品的品质依据市场的评定标准为两个:一个是块油的体积大小,一个是蛙油内在成分含量。
块油体积大小与蛙的规格大小直接关联,因此品质与规格两项可合并为一项。
商品蛙平均规格大小反映了一个商品周期中蛙生长量的大小,这个结果与技术水平直接关联。因此可作为技术评判指标来进行利用。
生长量与规格是直接对应的,但是否对品质具有影响呢?全人工养殖产品生长量大,但“品质差(实际是口感差)”是众所周知的。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林蛙这个项目上生长量与品质应当是对应的。首先林蛙不是食用蛙而是药用蛙,因此不能以肉用食品的品质评估内容来考察药用动物。同时,至今尚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生长量大的蛙其药用功效就比较差。相反所有的研究都支持了“无显著差异”的结论。因此高生长量不仅对商品品质不影响,反而是在养殖中应追求的目标。
由此可确认平均规格反映了林蛙商品内在品质与规格两项价值内涵,同时也表征了养殖管理与技术的水准,是可确定的衡量评判指标之一。然而,商品规格在实际现场难以严格分类比较,但是商品蛙的总重和商品蛙的规格是直接成正比的,因此,该指标可以用总重来加以表征。
商品率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只有雌蛙并达到指定规格的才能够称得上是商品蛙,这并不是公蛙没有价值,而是在全人工相同成本投入下,相对于雌蛙的价值就不能相提并论。其二,成活率高才可能达到商品率高,而这与养殖技术直接关联;其三,在不用激素诱变的情况下,雌蛙多说明了性别控制技术的先进。因此,同批养殖中,商品率的高低就直接反映了林蛙养殖在成活率、生长量、雌性比控制三方面技术的综合差异。
但是单纯用商品率来表征雌蛙率的高低是有缺陷的。从现场实际看,所有雌蛙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未必全部达到商品规格(25克),这也与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在一个周期中未达标数量越多,则(批)商品价值越低这是显而易见的。雌蛙率在计算中包含了所有雌蛙,反映了同期养殖雌性控制技术真实的实施结果,预示着下批商品成形时可拥有的优势,因此是评判指标之三。
但应注意,商品蛙最终规格大则产油量就大,品质自然就高这是公认的行业标准。与规格小数量多相比,在总体重相同情况下,以平均规格大者为决定性结论依据。也就是说在商品率与总规格(体重)比较下,总重(规格)的重要度高于商品率(数量)。
综上所述,全人工林蛙养殖技术水平应以雌蛙率、商品率、规格大小三个指标来衡量。其方法为:
1。雌蛙率 = (全部雌蛙总数/ 有效蝌蚪投放总数)* 100%
2。商品率 = (25克及以上全部雌蛙总数/ 有效蝌蚪投放总数)* 100%
3。平均规格 = 25克及以上全部雌蛙总体重/25克及以上全部雌蛙总数
说明:
雌蛙总数是一个不容易精确计数的参数,可参阅成活率评估方法。
应以综合评估来最终确定总的评估结论。
综合考评指标 = 25克及以上全部雌蛙总体重/ 有效蝌蚪投放总数
该计算法排除其它因素干扰,只关心开始和结果,数据取得也比较客观精确。反映的是每投放单位蝌蚪数量下能够产生的有用质量。显然,该指标全面涵盖了所有技术和管理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所得到的结果。并且由于数据比较准确,因此能够全面客观地表征所有技术和管理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所发挥的水平程度。
综合考评指标客观反映了总体水平,而上面三个指标是解释了总体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
综合考评指标值协调了上面三个分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最终以市场效益确定高低也是符合养殖技术最终目标内涵的。
最后,笔者提出一个综合考评指标的基本参数供大家商榷:4(克/尾)
该参数是基于下述状况得到:
(100000 * 50% * 50% / 2)* 30 / 100000 = 3.75 ≈ 4 ( 克/尾)
投放10万有效蝌蚪,第一年存活50%,淘汰一半公蛙,剩余2.5万母蛙。第二年存活50%,剩余1.25万商品蛙,平均体重30克。(注:实践中对存活百分率也可理解两年合计商品率12.5%)
或:投放10万有效蝌蚪,一年成熟达到30克平均体重,商品率为:12.5%(即:50% * 50% / 2 )
由数学对该公式推导可知,其最后结果与投放量无关。可直接表达为:
综合考评指标 = 当年成活率 * 第二年成活率 * 平均体重 * 雌蛙率 或:综合考评指标 = 总成活率 * 平均商品体重 * 雌蛙率
指标表达参数的物理意义为:平均每尾蝌蚪产生 x 克商品质量。
应用意义为综合考评指标达到4(克/尾),不论是一年出商品或两年,均可确定为养殖技术及格。理由是按目前一般养殖成本,该种效益状况最低将处于保本状态。而就是赢利其投入产出比不会大于1:2,不能体现林蛙项目的应有效益。因此,可将这个一参数作为综合考评合格的“底线”参数。
进一步提示:
该值在不采取激素性诱变、南方两年养殖的情况下,目前预计理论极限为:42(克/尾)
该项目生产性养殖按国内普遍可达到的两年出品水平,比较现实的最高值为:22(克/尾)
或:按关内一年出商品情况,该值为:17 (克/尾)
可见,成功养殖情况下,效益均可达到底线参数的4-5倍,即投入产出比范围可达到1:7-8是现实的。因此该项目效益的空间极其巨大,再次印证了笔者关于该项目的效益评估,是可以达到和超过所有工农业生产性项目效益的,是推动农村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核动力项目。
但同时也提示了对自己养殖场的评估值低于4(克/尾)的地方,其效益风险是非常大的。
欢迎大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