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20:07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1-23 05:25
阅读答题。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是条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经有人侍弄过,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费太大的劳力(当然要费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浇浇水,出了九就能发出鲜绿肥嫩的韭芽。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石窠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点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泉水清洌,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比沧浪之水还好。同样种菜的别的同志,菜地附近没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们三个,从石窠通菜地掏一条窄窄浅浅的水沟,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浇了。大家都羡慕我们。我们也觉得沾了自然条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轻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决心要把菜地种好,管好。1.给这个文段划分层次,并指出其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说:“我们种的那块菜地,在那园里条件是最好的。”它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作者在这里引用该诗句的好处是什么?答: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文段最后一句中“觉得”和“仿佛”交换位置,效果怎样?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1-23 06:16
答案:解析: 1.本文段分两层。第一句是第一层,其余部分为第二层。层次之间是总分关系。 2.土肥地整;熟地;一半是韭菜畦,不需要费太大劳力;旁边有泉水,浇地容易。 3.波浪起伏的水清澈,可以洗我的帽子;滚滚的河水浑浊,可以洗我的脚。突出“石窠之水”便于浇菜的好处,极富于文学色彩。 4.“沾了自然条件的光”是实在的事情,不能用“仿佛”,用“觉得”表达了作者惭愧、不好意思的心理,因而就更加下决心把菜地种好;而“干活拈了轻的”是虚写,不是实际情况的样子。如果换位,就很难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也难以表现延安大生产时期广大于群的大生产热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1-23 06:28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