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强戒人员心理应激的调节能力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12:35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3-21 06:45
浅谈如何增强强戒人员心理应激的调节能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21 07:19
心理应激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机体在外界刺激作用下适应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状态正常的心理应激是机体达到完好状态的一种反应,但当心理应激状态超出了机体的适应范围,就会引起身心疾病。简单地说,应激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所感到的压力或刺激。应激产生于“生活事件”,即生活变化,如下岗、婚变、亲人或自己患严重疾病而缺乏有效的救助、子女缀学、突发的事故灾害等不幸事件。这些生活事件使人们产生巨大、痛苦并且消极的心理感受,如紧张、焦虑、恐惧等等,这些这是应激的心理反应。 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会使人产生行为方面的障碍,从而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学习和工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接受隔离戒毒期间处于相对封闭管理的状态下,活动范围小,信息交流单一,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对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更为强烈。因此,如何正确应对强戒人员的心理应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强戒人员的情绪,成为管理教育强戒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通过采取以下做法,有利于增强强戒人员心理应激的调节能力,从而降低生活事件对强戒人员接受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消极影响,有效提高矫治质量。 一是钝化矛盾法。钝化矛盾就是在矛盾一时无法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缓冲矛盾,即“冷处理”。强戒人员在参加习艺劳动时容易因生产物料配给、生产任务等问题产生冲突,轻者争吵,重者容易一时丧失理智,大打出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心理应激调适就应当采取果断的措施,先使当事双方迅速恢复心理平衡,随后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 二是说理疏导法。运用说理疏导法,要有针对性,从受挫强戒人员的心理、思想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把“理”说到他们的心坎上;要有感染性,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要有持久性,需要多次地、反复地进行,逐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是情绪释放法。强戒人员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出现受挫现象后,通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反应。管教民警可通过帮助他们把紧张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使他们恢复理智状态。要创造良好的习艺劳动环境和教育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从管教民警自身出发,进一步掌握与受挫强戒人员进行心理交流的技巧,创建一种心理情境,增加心理的透明度,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放开心理防御第倾诉、宣泄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良的情绪全部发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可以充分利用“三包”谈心活动、书信交流、意见箱等方式,保障强戒人员抒发受挫情绪的场所和途径。 四是目标重置法。管教民警应该帮助因生活事件而受挫的强戒人员,认清自己当前的现状,查清自己达不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端正生活态度,调整原来的需要和动机,重新设计和确定新的目标,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这就要求管教民警从强戒人员的心理实际出发,以正面、积极的交流,提出恰当的目标建议,协助他们通过完成合适的目标获得自信。 五是意志激励法。存在应激心理往往也存在严重的意志障碍,具体表现为干什么事情都缺乏意志力,对一切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多数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因为个人成长经历,对生活的态度都较为消极自卑。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采取意志激励法。要注意教育和引导他们在挫折面前决不能一蹶不振,悲观失望,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可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在个别谈话、集体会议中进行意志激励,也可以列举一些身残意坚、逆境奋起的先例,来激励强戒人员在精神上振作起来。 六是改变氛围法。强戒人员遭受挫折后,会有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反应转化。这与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所在群体中充满互相关爱的气氛,受挫者就会从中获取战胜挫折的力量;相反,则会加剧受挫者的消极影响。 (市第二劳教所 郭天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21 08:37
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