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陈昉百犬"典故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8:49
- 提问者网友:最美的风景
- 2021-02-28 20:00
宋朝"陈昉百犬"典故说明什么道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2-28 20:53
陈昉百犬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中,和煦温馨的一面。它让我们了解到,和气就是家庭最温暖的阳光。
原文
宋陈昉,自其祖崇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仆,上下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州守张齐贤上其事,免其家繇。
译文
宋朝时候,有个人叫陈昉,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传家法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一共有七百多个人,而且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和睦,没有一个人传家里人的闲话。他家里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一起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人坐其他的位置(老幼分席)。
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饭,如果有一只狗还没有来吃饭,那么这一群狗都会等它,不肯先吃。因此他乡里间的人,都被陈家这种风气所感化。那时候的州官叫做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上奏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
原文
宋陈昉,自其祖崇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仆,上下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州守张齐贤上其事,免其家繇。
译文
宋朝时候,有个人叫陈昉,自从他的祖父陈崇留传家法以来,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经十三代了。家里大大小小,一共有七百多个人,而且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和睦,没有一个人传家里人的闲话。他家里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一定都一起坐在广大的厅堂里,没有成年的人坐其他的位置(老幼分席)。
他家里养了一百多只狗,都在同一个槽子里吃饭,如果有一只狗还没有来吃饭,那么这一群狗都会等它,不肯先吃。因此他乡里间的人,都被陈家这种风气所感化。那时候的州官叫做张齐贤,就把这个事情上奏朝廷,把他家里的徭役统统都免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2-28 22:13
陈昉百犬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中,和煦温馨的一面。它让我们了解到,和气就是家庭最温暖的阳光,它能够使一个家庭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美满的家庭,更是国家未来栋梁成长的温床。一个美好的家庭气氛的构成,正取决于家里的每一分子能否互相尊敬,互相关怀,互相礼让。
原文:宋陈昉,自其祖崇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余口,不畜婢仆,上下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席。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州守张齐贤上其事,免其家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