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注意点…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1 11:19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5-01 06:22
秋天感冒了…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5-01 06:39
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5-01 09:18
你好,很简单,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自己回好的病),去医院排除了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只要对症治疗就好了,所有的药只是减轻症状,怎么也需要一个过程(7天左右),
我的建议:
1.加强锻炼,继续户外运动.
2.饮食便清淡一点.
3.多喝水.
4.如果一定要用药的话,可以选用中成药.如:柴胡颗粒等。
5.如果发热不超过38.5度,不用使用退热药,可以用物理降温,超过38.5度可以使用:布洛芬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 2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5-01 08:21
*~*御医至尊*~告诉你:要想感冒好得快,中西结合,辨清症状,对症治疗是最理想的!感冒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全身酸痛、咳嗽、流清涕咽喉痛称为风寒感冒,方用:荆防败毒散(荆介10克、防风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茯苓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前胡10克、甘草4克!小孩减半)另用氨苄青霉素5克、病毒唑200毫克输液!假如是:身热显著微恶风、头胀痛、鼻塞喷嚏、咽喉痛、就是风热感冒,就必须用银召散(银行10克、连召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芦根10克、淡竹叶15克、牛蒡子10克、生甘草4克,小孩减半)另用氨苄青霉素5克、病毒唑200毫克输液!如果这样治疗会事半功倍好的特别快!~*御医至尊*~告诉你:如果经常感冒,反复发作,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5克,重点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后就不会感冒!最后祝你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 3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5-01 08:06
您好:感冒病无论轻重,均应注意护理调摄。
(1)适当休息 感冒轻者,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但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时行感冒多病情较重,应卧床休息,并积极治疗。
(2)注意隔离 感冒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在流行季节患者应尽可能减少外出或应酬社交以防传染。外出应戴口罩。多人同室居住时,应尽量少接触,也可以用帷幔将房间隔开。对流感病人更应注意隔离。
(3)环境适宜 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经常开窗通风换气,阳光不要直射病人,以免刺激病人眼睛,影响休息。开窗通风时,应给病人加衣被,不可直接吹风。夏季可在窗内加挂竹帘,既可避风,也使室内环境雅静。应避免室内有杂味,如病人的排泄物、剩余汤药等。
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室内应经常洒水,如生火炉,则在炉上置一壶水,令其蒸发。天太热时,可在室内放置冰块,既降温,又可使室内空气湿润。应注意电扇不宜直吹病人,风不宜太大,时间不宜过长。空调温凉度应适宜,不可与室外气温悬殊过大,亦应定时开窗通气,或让病人在室外休息、散步,以呼吸新鲜空气。
(4)通畅二便 感冒病人,二便调畅,可使邪不内闭,不致入里传变。风寒感冒者,宜多喝温开水或热稀粥;风热感冒或素蕴内热者,宜喝凉开水,频饮之,或饮蜜糖水,使二便通调。
(5)调节饮食 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应以蒸、煮为主,质地应稀软,食勿过饱。切忌炙鄅厚味及荤腥油腻煎炸之品,更忌食生冷不洁之物。饮食调味,应根据平时习惯,亦不宜过偏,但风寒感冒或平素脾胃阳虚之人,可酌食一些酸辣汤类,有助解表或温中。
(6)煎服药法 感冒药视剂量大小加适量冷水或温水浸泡并搅拌,约停半小时后用武火急煎,煮沸后10~15分钟即可。煎药时应加盖,以免有效成分挥发。切忌煎煮时间过长,致药力耗散,降低疗效。体虚感冒,往往补虚药与解表药同用,煎药时则宜先煎补虚药,解表药后下。有些方剂有特殊的煎药要求,按医嘱区别掌握。解表药一般煎1~2次。
解表药,一般是煎好后乘热顿服,以助汗出,意在使邪由肌表随汗而出。服解表剂时应避风、覆被、啜热粥。对于高热等病重患者,服药不要拘泥于每日1剂,必要时每日可进2~3剂,务使全身津津汗出,方可驱邪外散,邪从汗解。
(7)详察病情 感冒虽为小恙,但却不可忽视,尤其对高龄、宿疾、体弱、婴幼儿、孕妇、产妇及病情严重者,更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以免发生意外。
①汗出:感冒服解表剂后,汗出表解是正常现象。但汗出一定要适度,即遍身鰋鰋微汗,自头面胸腹至手足四肢,全身湿润。若服药后仍不出汗或汗出不透,病必不解,可增加衣被、多喝开水等以促使出汗,必要时可再进1剂或加食疗、针灸等其他治法。但绝不可大汗淋漓,汗出太过则耗伤气津,甚则有亡阴亡阳之虞。
②体温:药后汗出,体温亦应随之逐渐下降,如药后出汗体温不降,当考虑有其他病变,尚需认真辨证。如药后汗出,体温下降急骤,则应及时检查心脏、脉象和血压,以防虚脱。
③大便:风热外感,或外感夹有宿食、内热者,用药中往往含有清热或通腑之品,药后应汗出便畅热退。如引起大便泄泻,则说明寒凉太过,且有引邪入里之患,应以热粥服之,并及时复诊。
④服药格拒:有的病人服药格拒不入,旋即呕吐。遇此情况,可在服药前后嚼以生姜,或候药凉后少量频服。尤以小儿,惧怕服药,应尽量鼓励自动服药,不要捏鼻强行灌服,否则易致呛咳或呕吐。
(8)勿乱服药 有的病人,尤其感冒重症及性情急躁者,欲疾病之速愈,往往杂药乱服或中西药并用,致使发汗不止或引起变证。医护人员应在用药、食疗、起居、饮食等方面给予指导。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