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太宗后妃名单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4:51
唐太宗都有哪些妃嫔?把名单列出来就行,越多越好!
最佳答案
长孙皇后、韦贵妃、杨贵妃、燕德妃、郑贤妃、徐贤妃、杨妃、阴妃、杨婕妤、韦昭容、萧美人、武才人、崔才人、萧才人、王氏。
1、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太子妃。
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皇帝诞下三子四女。贞观十年崩。谥号文德皇后。
上元元年,加谥号为文德顺圣皇后。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幼子即唐高宗李治。



2、韦贵妃
韦珪(597-665年),字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太宗后妃 。
初嫁隋朝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定襄县主。武德四年,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
贞观元年,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之首。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随纪王李慎出藩。麟德二年去世,陪葬昭陵。
3、燕德妃
唐太宗德妃燕氏(609年-671年),墓志留白其名与字,涿郡昌平人。唐太宗为秦王时,礼聘入府,627年(贞观元年)封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封德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650年(永徽元年),拜为越国太妃;671年(咸亨二年)薨逝,享年63岁。陪葬昭陵。
4、郑贤妃
郑贤妃,唐太宗李世民妃嫔之一,生平不详。无子女。《唐会要》记载贤妃郑氏陪葬唐昭陵,目前尚未挖掘发现其墓葬。
因其墓志未出土,所以对于这位贤妃也无法有更多的了解。不过燕氏自贞观元年至十七年一直都是身处贤妃之位,所以这位郑氏应该是十八年燕氏升为燕德妃后,随之晋位的。
5、徐贤妃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
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世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徐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郑贤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燕德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韦珪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文德皇后
全部回答
皇后和妃子的名单如下: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被册封为皇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列表 韦贵妃,姓名:韦珪,子女:纪王李慎、定襄县主、临川公主 杨贵妃,姓名:不详,子女:赵王李福 燕德妃,姓名:不详,子女: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郑贤妃,姓名:不详,子女:无子 徐贤妃,姓名:徐惠,子女:不详 杨妃,姓名:不详,子女: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姓名:不详,子女:齐王李佑 杨婕妤,姓名:不详,子女:不详 韦昭容,姓名:韦尼子,子女:不详 萧美人,姓名:不详,子女:不详 武才人,姓名:武则天,子女: 崔才人,姓名:不详,子女:不详 萧才人,姓名:不详,子女:不详 王氏,姓名:不详,子女:蒋王李恽
回答不出那么多: 就说一个吧 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大家集思广益!!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十八岁时就单枪匹马突入敌人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围的父亲;二十岁时便有王者之风,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数,所向无敌。 李世民被封天策上将后,便享有特殊的权力,能够自设一套官署,伊然一个小朝廷的架式,当时归于他麾下为他效劳的,武将有李世劾、程咬金、秦叔宝、翟长孙、秦武通、尉迟恭等能征善战的骠勇大将;文臣则有杜如海、房玄龄、虞世南、诸葛亮、姚士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清明、孔颖达、盖文远、许敬宗等“十八学士”,真可谓贤臣如云,势力盖天。李世民拥有这样通人的局面,自然令当时贪酒好色的无能太子李建成不安,出于猜疑和嫉妒之心,他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谋害同胞兄弟李世民;阴谋却被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察觉,迫于无奈,在大舅子长孙无忌和谋臣房玄龄的力劝下,李世民终于痛下决心,在玄武门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不久,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事实上,唐太祖李渊心中最赏识的也是他这个二儿子。对于这种骨肉相残的惨剧,长孙王妃原本是极力反对的,但面对残酷的政治斗争,她一个女子又能怎么样呢?她只好勉力地理解丈夫。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水涨船高,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当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虽然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专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官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按历朝朝规,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李世民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丝毫不怕有外来的侵犯。 关于任贤纳谏一事,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执行得尤为到家,他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直接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让唐太宗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一次,唐大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表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心想:“我一个富拥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时间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兽又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这一次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见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埋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滴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 “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回宫后,唐太宗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呢!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唐太宗后宫一览表   一、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隋仁寿元年(601年)—唐贞观十年(636年),葬昭陵   谥号:文德顺圣皇后   父母:父亲:长孙晟,字季晟,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隋大业五年(609年);母亲:高氏   兄弟:1、长孙行布,异母,早亡2、长孙恒安,异母,早亡3、长孙安业,异母4、长孙无忌,字辅机(凌烟阁功臣第一),?—显庆四年(659年)   子女:1、长子太子李承乾,字高明,武德二年(619年)—贞观十七年(645年)(注:承乾生卒年说法不一,此以墓志为准),陪葬昭陵,妻苏威曾孙女2、四子魏王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武德三年(620年)—永徽三年(652年),妻阎婉(阎立德长女)3、五公主长乐,名丽质,武德四年(621年)—贞观十七年(643年),嫁长孙冲,陪葬昭陵4、九子晋王李治,字为善,小字雉奴,贞观二年(628年)—弘道元年(683年)5、十六公主城阳,生卒年不详,先嫁杜荷,后嫁薛瓘,陪葬昭陵6、十九公主晋阳,字明达,小字兕子,约贞观七年(633年)—贞观十八年(644年),陪葬昭陵7、二十一公主新城(初封衡山),贞观八年(634)—龙朔三年(663年),初许魏叔玉,悔婚,嫁长孙诠,后嫁韦正矩,陪葬昭陵   其他重要亲属:1、伯父长孙炽,字仲光,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隋大业六年(610年)2、舅父高俭,字士廉(凌烟阁功臣第六),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唐贞观二十年(647年)3、族叔长孙顺德(凌烟阁功臣第十五)   附注:诸子封号以大家最熟悉者为准,下同   二、贵妃(正一品):韦珪,字泽,隋开皇十六年(597年)—唐麟德二年(665年),陪葬昭陵   父母:父亲:韦圆成   子女:1、定襄县主李氏(与前夫李珉所生),嫁阿史那忠2、十公主临川李孟姜,武德七年(624年)—?,嫁周道务,谥号襄,陪葬昭陵3、十子纪王李慎,陪葬昭陵   附注:武德四年入秦王府,太宗死后拜纪国太妃   三、淑妃(正一品):小杨氏,生卒年不详,   子女:十三子赵王李福,后出继李建成,陪葬昭陵   四、德妃(正一品):阴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父母:父亲:阴世师,北周保定四年(564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   兄弟:弟阴弘智,?—贞观十七年(643年)   子女:五子齐王李佑,?—贞观十七年(643年),妻韦挺女   附注:1、阴氏父阴世师是隋朝忠臣,曾在李渊起兵后挖了李家的祖坟、毁了李家的家庙,并捕杀李渊庶子李智云2、贞观十七年(643年),阴氏弟阴弘智挑唆齐王李佑谋反,失败后双双被杀,阴氏受到牵连,被降为嫔。   五、德妃(正一品):燕氏,隋大业五年(609年)—唐咸亨二年(671年),陪葬昭陵   父母:父亲:燕宝寿;母亲:隋观王杨雄第三女   子女:1、八子越王李贞,陪葬昭陵2、十一子江王李嚣   附注:1、武德四年入秦王府,封贵人,贞观元年封贤妃,贞观十八年阴氏降嫔后升德妃,太宗死后拜越国太妃2、其母与武则天母为堂姐妹   六、贤妃(正一品):郑氏,陪葬昭陵   附注:当为燕氏升德妃后补缺   七、贤妃(正一品):徐惠,贞观元年(627年)—永徽元年(650年),陪葬昭陵   父母:父亲:徐孝德   附注:贞观后期入宫,初为才人,后升充容,太宗死后哀慕成疾,拒绝医治,永徽元年死,死后追封贤妃   八、?妃(正一品):大杨氏,生卒年不详,疑为武德末年去世   父母:父亲:隋炀帝杨广,北周天和四年(569年)—隋大业十四年(618年)   兄弟姐妹:1、杨昭(萧皇后生),开皇四年(584年)—大业二年(606年),妻韦氏2、杨暕(萧皇后生),字世朏,小字阿孩,开皇五年(585年)—大业十四年(618年)3、杨杲(萧嫔生),小字季子,大业二年(606年)—大业十四年(618年)4、长姐南阳公主,嫁宇文士及   子女:1、三子吴王李恪,字为德,妻萧氏,妾杨誉女2、六子蜀王李愔,陪葬昭陵   附注:死后追封贵妃(个人揣测:按已知资料,唐太宗后宫中称妃者计有:韦氏、大小杨氏、阴氏、燕氏、郑氏、徐氏,其他人的封号都已知道,惟独大小杨氏封号不确。大杨氏生子早,身份高,若活到贞观,首批封妃当无疑义,而她在武德末即无消息,可能早逝(此时昭陵尚未建,因此没有陪葬昭陵),妃号可能为贞观年间追封。这样,贞观初四妃中独缺淑妃,故小杨氏封号可能为淑妃,她死后追封贵妃。一般惯例,追封封号应比生前封号稍高,小杨氏为淑妃正好符合此条。——徐惠事迹特殊不在此例)   九、昭容(正二品):韦尼子,隋大业三年(607年)—唐显庆元年(656年),陪葬昭陵   父母:父亲:韦匡伯   附注:1、为韦贵妃堂妹2、武德四年入秦王府3、死后追封正一品   十、才人(正五品):武珝(小字华娘?),赐号媚,自名曌(即武则天),武德七年(624年)—神龙元年(705年)   父母:父亲:武士彟,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唐贞观九年(635年);母亲:隋宗室杨达女   附注:为燕德妃表妹、巢王妃杨氏远房姨甥女   十一、后宫:巢王妃杨氏   子女:十四子曹王李明,后出继李元吉   十二、后宫:王氏   子女:七子蒋王李恽   十三、后宫:某氏   子女:二子楚王李宽   十四、后宫:某氏   子女:十二子代王李简   十五、刀人:高惠通,隋开皇十五年(596年)—唐武德九年(626年)   父母:父亲:高世达   附注:是李世民为秦王时的姬妾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千家镇中心小学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南京衍坤教育怎么样啊?衍坤的GCT又怎么样啊
中嘉山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汽车改气 在冬天单点和多点的哪个更容易起车
第1佳大鸡排NO.2603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
大安镇中心学校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从福泉到凯里的火车票价时间表
Blachevelle, I adore you.
物流公司的仓库管理需要制定哪些制度
尊意离徐州多远
利国镇中心学校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无痕纳米抽脂双眼皮里面的线多久可以拆出来,
保亭小学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幼儿园以蓝色为主调的主题墙和吊饰有哪些??
停车后所有开关均关闭,仍有静态电流1A左右,
推荐资讯
幼儿小班因生病未上可以休学半年到下半学期再
日日顺电器文登埠口店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NESO R2221W 液晶22存显示器的底座怎么拆??
上海虹柏(穆戈)产业园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变型记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恒隆汽修(绍兴诸暨市)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
奥迪q5刹车时有异响4s店说正常怎么办?
已知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某男子患白化病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atm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娟儿美甲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齐鲁商品交易中心原油还可以投资吗
火车票信息核验必须去火车站吗?代售点可以吗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