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便于确定______的位置;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1234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28.50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28.50(3)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理由是:______.接着他把凸透镜放在如图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若固定光屏的位置于M点不动,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______(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______(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3:01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1-02 23:5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1-03 00:57
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2)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3)①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
由图可知,此时u>2f,成倒立缩小实像,2f>v>f.故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②蜡烛放在A位置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光屏现在的位置可知,要向左移动光屏,才能确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③光屏位置不动,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对应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蜡烛要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即A点向左移动;
④B点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所以若把蜡烛放到B点左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故
(2)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3)①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
由图可知,此时u>2f,成倒立缩小实像,2f>v>f.故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②蜡烛放在A位置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光屏现在的位置可知,要向左移动光屏,才能确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③光屏位置不动,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对应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蜡烛要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即A点向左移动;
④B点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所以若把蜡烛放到B点左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03 01:03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