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那时最有灵感?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4-27 16:1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4-27 17:15
一般在做完爱之后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27 18:14
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啊~
比如,一楼认为做爱之后,二楼认为是半睡眠状态时
再拿我举例:我在看漫画的时候比较能激发灵感~
我甚至在生活中看到某个事物灵感还会一闪而过~
所以你要留心在意你自己何时能迸发出灵感~
其实,,处处有灵感~
- 2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4-27 17:26
人在半睡眠状态时可能蹦出一些奇思妙想 前不久,俄罗斯的科学家提出,强烈的情感刺激能够影响人的创作过程,在大喜大悲时容易产生灵感。 而最近,英国的研究人员又发现,人们总是在半梦半醒的时候创意最浓厚,最容易有灵感,并称有近3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入睡前一刻忽然萌发最佳创意。参与此项研究的一位名叫怀斯曼的心理学教授说:“人在睡梦中常有不寻常意念,甚至超乎现实,而解决重大问题的惊人创意总是可遇不可求。” 有人甚至因此建议:老板们应该考虑一下在办公室里安装睡床,帮助刺激员工的思考力。 这些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人又在什么状态下最易出灵感或创意呢?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沈政教授。 实际上,当喜或悲的内容与创作或思考的东西无关时,大喜大悲无助于灵感的产生,反而创作效率更低。 其实,灵感不会无中生有。沈政指出,灵感的出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是一个很形象的灵感或创造,比如音乐、美术等,必须要有这方面相对多的艺术经验或修养作为基础。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某种情绪状态下,有一定动机,灵感才有可能产生。 灵感或创意也是智能活动,它的产生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联。根据研究,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悲喜情绪与灵感产生是呈倒U字形的关系,比如说一个坐标系,横坐标代表情绪,纵坐标代表创作业绩,即创意能力,横坐标左为悲伤情绪,越往左程度越深,而右侧为欢乐情绪,越往右水平越高。这时就会发现,两侧极端快乐或极端忧伤时,创意能力都最低,干某项工作时错误率也很高,反应速度也很慢。 而当这两种情绪程度略减时,工作效率反倒逐步提高,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一个平台,再过一段又开始下降。当人处在中等程度略为偏高的兴奋状态下,这时的工作效率、认知效率才最高,这就是所谓的倒U字形规律。 不过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当悲或喜的内容和创作或认知的东西有密切关联的时候,就不一定会按这个规律了。 当人的悲喜情绪和他想创作的内容有密切关系时,动机越强,情感色彩越浓,灵感或新创意也更容易出现。 比如一个作曲家,他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当受到某种外来刺激,或者巨大的欢乐,或者巨大的痛苦,他想将这种感受用音乐表达出来,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就会促使他去自己的大脑音乐知识库中寻找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当他的这种情感和愿望越强烈时,产生灵感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灵感或创意的产生还和人的记忆有密切关系。沈政指出,人的情绪能影响人的记忆能力。要把一个东西纳入人的记忆里或从记忆中提取某个东西,适当的情绪会起促进作用。比如我们背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英文单词时,我们需要反复地看,反复地念,过几分钟再来问自己是否记住了,这形成的是所谓短时记忆,再过40分钟或一个小时再来问自己是否记住了,这是所谓长时记忆,这都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形成巩固的记忆,要从记忆中提取这些普通的信息,也需要从许多同类的事情中进行筛选,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如果记忆的东西能让你产生很强烈的情绪,效果将会大不一样。比如少男少女初一见面,一见钟情,哪怕是眼睛一瞬间的扫描,也可能终生难忘,它和普通记忆相比,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了长时记忆,而不需要经历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所经历的那些过程。可见情绪对人的记忆能力有着不小的影响。 人所经历的事在脑子里都有记忆,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只是人们平时忘记了,在某些情况下,如半梦半醒的时候,却可能自动地蹦出来,进而形成灵感或创意。 沈政指出,平时我们要想某个东西,却总也想不出来,但在某些特定状况下,这些东西却能自动地蹦出来。 他举例说,曾经有一个试验,加拿大一位外科教授在给病人做脑瘤手术时,担心切小了肿瘤会复发,切大了对脑部损伤又会加剧,所以他拿了一个很弱的电流寻找肿瘤旁边正常细胞和不正常细胞的边界,以便让手术更成功。结果他意外地发现,当弱电流刺激到肿瘤旁边几个细胞的时候,已有六七十岁的病人突然童声童气地喊着爷爷奶奶,还唱起了好几十年前的儿歌,现在已失传了。医生问那个病人在干什么,病人却说起了很多童年的事,当电流一停,老人的歌声也一下停了,问他刚才干什么了,他说没干什么,记不起来了。接上电流,病人又唱起幼年的儿歌来。 沈政说,另一种情况就是人在半睡眠状态时,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白天想不起来的东西,到那时有可能会自己出现,而且可能就形成了灵感或新的创意。 人白天大脑受到意识控制,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比如看书,当附近有人在说话时,通常看书的人听得似是而非,偶尔听到一句半句,但整个内容并不进入看书者的意识,过会儿有人问他别人在谈什么,看书的人肯定会说不太清楚,好像在争吵什么事。这时,他的意识集中在目标物上,非目标物的那些语言、谈话情景同时也进入了脑子,但不受意识控制,要想提取出来也很困难,这叫无意识记忆。 而当人处于半睡眠状态时,脑细胞的活动,有点像类似醒着的时候,而整个身体很无力,大脑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又类似深度睡眠,在这种似睡非睡的时候,无意识的记忆就会出现随机的任意的组合,平时我们见过或经历过,但没有刻意去记忆的东西有可能自动地蹦出来,而且这些东西可能就和我们白天想的东西有关,灵感或新创意往往会由此而生。但这没有必然性,不能因此而认为每个人每到那种状态时都能产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