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材料三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怎样的局限性?(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1分)
(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12:15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03-03 20:2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03 21:24
(答案→) 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提炼材料中值得欧洲借鉴的因素,从材料中的“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哲学”、“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科举制度”等方面去概括;欧洲主要看好中国的“理性思想”、“民主观念”和科举制度,所以这些都有利于欧洲的近代启蒙。第(2)小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欧洲利用的中国形象主要体现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以学生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去概括当时的欧洲背景;第二小问的原因主要是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形象的理性审视,逐渐会看到中国各方面的落后。第(3)小题:该小题为内敛型的设问,材料中卢梭的个人表述“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和“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两处可以明显地看出,当时启蒙运动在思想上的局限就是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第(4)小题:该小题为相对开放的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必须要紧扣上述几则材料,并且围绕“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个主题,该材料中涉及到了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但理性思考后发现有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所以不能一味接受。故对待外来文化,既要虚心接受优秀的部分,也要包容与自己不同的地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3-03 22:31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