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7:10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4-11 09:5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③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④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下列加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B.C.D.(2)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词。①日与其徒上高山________②觉而起,起而归________(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选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称“始得”,定下了全文叙事的基调。B.第一段写“未得”,作者以“披草而坐,倾壶而醉”等描写表现自己孤寂疏放的性格。C.第二段写“始得”,作者以“山之特立”的伟岸形象寄寓自己傲世蔑俗的个性。D.作者以“始得”的惊奇反衬出“未得”的遗憾。(5)如果用杜甫《望岳》中的一句诗来表达“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的意思,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duile
- 2021-04-11 11:01
答案:1.B;4.D;解析:(1)A项中的两个“向”都是“以前”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缘”都是“沿着”的意思;D项中的两个“是”都是“这”的意思,它们都相同。“故为之文以志”和“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为”分别为“替”、“心理活动”的意思。(2) 答案:徒:随从觉:睡醒。 解析:对“徒”与“觉”的理解,要注意词的本义,更要注意它的语境义。(3) 答案:①我自从成了受刑被侮的人,住在这个永州,常惊恐不安。 ②自以为凡是这一带有点异态的山水,都被我享有了。但从不知道西山的奇怪独特。 ③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不想回家。 ④心凝住了什么都不想了,形体散开不复存在了,与万物暗暗合成一体。这之后,才知道我自己从前还没有开始游览。 解析:①关键词“僇人”“是”“恒”要落到实处。僇人:同“戮”,刑辱的意思。是,这。恒,常常。②的关键词是“怪特”。③关键词是“归”。归,回家。④关键词是“释”“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万化,自然界万物;冥合,浑然一体。“然”“向”“之”。然,这,代词;向,以前;之,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4)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照映衬的表现手法,是以“未得”之憾来反衬“始得”之喜的,D项说法有误。(5) 答案: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这几句是描写站在西山绝顶俯瞰众山时的情景。登临西山绝顶俯瞰众山,众山渺小得就像小土堆,蚁穴,这与杜甫《望岳》中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正好相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4-11 11:13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