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B
A.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 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BA.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B.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1 15:38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3-10 23:3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3-11 00:44
A. 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答案→)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 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解析:题干中的信息说明大臣地位下降,君权加强,反映的趋势和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选B项。A项不是本质上的反应;C项说法错误,这不是风俗的问题,而是权力的分配的问题;D项明显错误。分析: 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11 01:24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