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寿比南山(讲讲中国的福寿文化)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5 20:10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04-14 21:04
怎么理解寿比南山(讲讲中国的福寿文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14 21:36
一、福寿是世人永远追求的目标
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平民,无不以福寿为最高生活目标。从太上老君炼仙丹,西王母办蟠桃会,孙大圣偷吃人参果,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寿星佬拄杖托桃的神话传说,到孔夫子身体力行养生之道,并总结出“智者乐,仁者寿”的长寿理论,以及八百岁的彭祖,八十娱亲的老莱子等等,无不展示出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福寿画卷。而且,人们还将许多动植物作为福寿的象征,更加丰富了福寿文化的内容。动物中的乌龟、鹤、梅花鹿、猫、蝶(耄、耋同音),绶带乌(寿、代同音)是长寿的化身;植物中的松、菊、桃、灵芝、佛手、竹、水仙是长寿的代表。
在民间,每逢春节,许多家庭里都倒贴“福”字,表示“福到”之意。而门前春联,许多也是祈福求寿的内容,见得最多的便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百事孝为首,五福寿当先”等等。
生活中还有专门的祝福祝寿礼品。传统礼品为寿桃、寿面、寿糕;寿幛、寿屏、寿联;寿画、寿烛。而现代礼品则主要为鲜花与奶油蛋糕。
历史上,祝福祝寿的礼仪,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起初,儒家观念中并不提倡祝寿。因为人的生日是“母难日”,生日大庆有悖孝道。所以,在先秦两汉并无完整的祝寿仪式。真正的庆祝福寿礼俗从南北朝开始,而高峰则在封建社会的高峰———唐宋时期,唐明皇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皇帝庆寿的先例。而到了明清,祝福祝寿又突破了祈寿求吉的原始动机,通过祝福祝寿来满足享受、娱乐和炫耀的需求,从而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民间,为孩子过生日,为老人祝寿的习俗也一直沿袭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祝福祝寿之风日盛。不管城市农村,许多人从孩子过十岁,中青年人过三十、四十岁,到老年人过六十、七十岁,逢寿必庆,已成习惯。有的甚至以此作为敛财手段,当然就与福寿文化相去甚远,并带来了败坏风气,浪费钱财的负面影响,这就另当别论了。
然而,不管历史怎样变迁,人们追求福寿的热情不减。当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则通过科学的手段,更进一步的探索福寿之道。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终于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通过多种方法推算,弄清了人的预期寿命应在120—170岁之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福寿延年的信心;二是知道了人的寿命主要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医疗条件及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人的生活方式则占60%的比例,也就是说,人的健康长寿的金钥匙实际上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基于此种认识,人们普遍采用保护环境、运动健身、科学饮食、调适心理等方法,以达到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之目的。于是,出现了遍布城乡的健身队伍,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而过去被视为最普通的食品,如土豆、红薯、小米、玉米、野菜,一下子身价百倍,颇受青睐。
人们对福寿的不懈追求,自然也会得到回报。据最新统计,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2岁,是解放初期的两倍多。许多地方区域长寿地现象日渐显现。自古就是长寿之乡的湖北钟祥市,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人文关怀等因素,其长寿的整体性和长期性得到继续加强。全市人均寿命75.88岁,百岁老人71人,80岁以上老人过万人,90岁以上老人过千人。全国许多区域长寿地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特点。人们正一步步走向健康长寿之路。
然而,寻求整体人口的健康长寿之路,满足人们对福寿目标的圆满要求,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任重而道远。在真正步入长寿时代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人们去担当,去完成。
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平民,无不以福寿为最高生活目标。从太上老君炼仙丹,西王母办蟠桃会,孙大圣偷吃人参果,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寿星佬拄杖托桃的神话传说,到孔夫子身体力行养生之道,并总结出“智者乐,仁者寿”的长寿理论,以及八百岁的彭祖,八十娱亲的老莱子等等,无不展示出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福寿画卷。而且,人们还将许多动植物作为福寿的象征,更加丰富了福寿文化的内容。动物中的乌龟、鹤、梅花鹿、猫、蝶(耄、耋同音),绶带乌(寿、代同音)是长寿的化身;植物中的松、菊、桃、灵芝、佛手、竹、水仙是长寿的代表。
在民间,每逢春节,许多家庭里都倒贴“福”字,表示“福到”之意。而门前春联,许多也是祈福求寿的内容,见得最多的便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百事孝为首,五福寿当先”等等。
生活中还有专门的祝福祝寿礼品。传统礼品为寿桃、寿面、寿糕;寿幛、寿屏、寿联;寿画、寿烛。而现代礼品则主要为鲜花与奶油蛋糕。
历史上,祝福祝寿的礼仪,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起初,儒家观念中并不提倡祝寿。因为人的生日是“母难日”,生日大庆有悖孝道。所以,在先秦两汉并无完整的祝寿仪式。真正的庆祝福寿礼俗从南北朝开始,而高峰则在封建社会的高峰———唐宋时期,唐明皇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皇帝庆寿的先例。而到了明清,祝福祝寿又突破了祈寿求吉的原始动机,通过祝福祝寿来满足享受、娱乐和炫耀的需求,从而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民间,为孩子过生日,为老人祝寿的习俗也一直沿袭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祝福祝寿之风日盛。不管城市农村,许多人从孩子过十岁,中青年人过三十、四十岁,到老年人过六十、七十岁,逢寿必庆,已成习惯。有的甚至以此作为敛财手段,当然就与福寿文化相去甚远,并带来了败坏风气,浪费钱财的负面影响,这就另当别论了。
然而,不管历史怎样变迁,人们追求福寿的热情不减。当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则通过科学的手段,更进一步的探索福寿之道。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终于在生命科学方面取得了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通过多种方法推算,弄清了人的预期寿命应在120—170岁之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福寿延年的信心;二是知道了人的寿命主要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医疗条件及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人的生活方式则占60%的比例,也就是说,人的健康长寿的金钥匙实际上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基于此种认识,人们普遍采用保护环境、运动健身、科学饮食、调适心理等方法,以达到延年益寿、享受生活之目的。于是,出现了遍布城乡的健身队伍,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而过去被视为最普通的食品,如土豆、红薯、小米、玉米、野菜,一下子身价百倍,颇受青睐。
人们对福寿的不懈追求,自然也会得到回报。据最新统计,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2岁,是解放初期的两倍多。许多地方区域长寿地现象日渐显现。自古就是长寿之乡的湖北钟祥市,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人文关怀等因素,其长寿的整体性和长期性得到继续加强。全市人均寿命75.88岁,百岁老人71人,80岁以上老人过万人,90岁以上老人过千人。全国许多区域长寿地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特点。人们正一步步走向健康长寿之路。
然而,寻求整体人口的健康长寿之路,满足人们对福寿目标的圆满要求,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任重而道远。在真正步入长寿时代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人们去担当,去完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4-14 22:4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琼州在地突然间天昏地黑,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琼州脱离了中国大陆,成了一个岛屿。琼州岛上的生灵死的死,伤的伤。所有的河流都改了道,所有的山脉都变了形,有的河流和山脉因此也就消失了。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亚市的鳌山,也叫南山)安然无恙,一棵草一棵树也没有被损坏,住在南山上的人一个也没有受伤,更没有死亡的。传说经历了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几百岁,最后都成了仙。
公元七百四十八年,鉴真师徒等三十五人从扬州启航,第五次渡海时遇到飓风,漂流万里到振州(今三亚市)宁远河口(今海山奇观风景区一带),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南山上的人们发现了他们,把他们救了起来。他们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睁开了眼,精神也来了。他们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
这些奇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人们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来玩和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因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无损。由于到过南山的人都长命百岁,所以人们常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寿比南山"这句话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七百四十八年,鉴真师徒等三十五人从扬州启航,第五次渡海时遇到飓风,漂流万里到振州(今三亚市)宁远河口(今海山奇观风景区一带),已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南山上的人们发现了他们,把他们救了起来。他们一着南山的地,就立即睁开了眼,精神也来了。他们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云寺,传播佛教文化。
这些奇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人们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来玩和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因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无损。由于到过南山的人都长命百岁,所以人们常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寿比南山"这句话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