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什么是蔬菜设施栽培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06:00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3-04 08:21
【设施栽培】什么是蔬菜设施栽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3-04 09:13
【答案】 所谓设施栽培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由于蔬菜设施栽培的季节往往是露地生产难以达到的,通常又将其称为反季节栽培、保护地栽培等.采用设施栽培可以达到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逆境对蔬菜生产的危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育苗、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设施蔬菜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近10多年来发展面积迅猛.2003年全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750万亩,比1980年增长350倍.其中大棚1590万亩,中棚1275万亩,日光温室750万亩,加温温室和连栋大棚15万亩.我市大中棚面积目前有4万亩.
二是栽培方式多样.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地貌乃至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较大,加之经济技术基础不一.因而,开成了不同的设施栽培形式,如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日光温室,遮阳网覆盖栽培,防虫网栽培等.
三是南北栽培自成特色.南方地区夏季及早秋持续高温炎热和梅雨而导致蔬菜供应的“伏缺”,由于推广遮阳和防雨、防虫网覆盖栽培,加之选用相应的耐热、耐高温品种,解决了这一问题.北方冬季寒冷,光照充足,利用日光温室能有效地增加棚温,解决蔬菜的越冬及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
四是多品种、多茬次周年综合利用.由于防虫网、遮阳网的大面积推广运用,设施栽培除了冬季增温外,夏季还能进行防雨遮阳栽培,实现周年多品种、多茬次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二、设施栽培的类型和特点
1、小棚.一般采用毛竹等材料按80-100cm的间距插成拱架,棚高50―80cm,棚宽100―130cm,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晴天时升温迅速,缺点是夜晚降温快,加上棚矮小,不利于农事操作.在生产上一般和地膜覆盖相结合,主要适用于瓜、茄、豆和叶菜的春提早栽培.
2、中棚.一般1.5―1.8m,跨度4-6m,可在棚内进行农事操作,多为竹木结构,性能介于小棚和大棚之间.除用春提早栽培外,还可用于秋延后栽培和育苗.每亩成本约2000元左右.
3、大棚.一般长35―50m,跨度6―8m,高度2.5m左右,拱架大多为钢结构.大棚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作业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每亩造价约1.5万元.
4、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一种北边为土墙,南边为竹架或钢梁、竹杆相结合的半拱型薄膜覆盖的建筑物,其北墙一般高2.6m左右,南北向宽10m左右,东西向长80—100m.其特点是光能利用率高,升温快,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内外温差能达到15℃,空间高大,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喜温型蔬菜的生长,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多.每亩造价在3万元以上.
5、现代化温室.这类温室的特点是内部空间高大,温室顶高4―4.5m,设施的环境调控能力强,加温、降温、遮阳、灌溉、施肥等配套设施齐全,可以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缺点是设施昂贵,每亩造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多用于高档果菜类的栽培、技术示范和旅游观光等目的.
三、主要茬口安排
茬口安排的原则:一要考虑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如不要将喜冷凉的蔬菜放在夏季栽培,同种同科蔬菜不要在同一块地上长期连作等;二要考虑错开与露地蔬菜上市的时间,如果设施蔬菜的上市时间和露地蔬菜没有区别,则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无法体现;三要考虑蔬菜的经济价值,对于露地能够生产的产量高、价值低的蔬菜如大白菜、包菜等,一般不用设施栽培;四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判断哪些种类和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最佳上市期如何,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等因素,以此确定栽培蔬菜的种类和播种生产期;五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设施本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本地冬季阴雨天多,光照少,大棚不易进行越冬生产.
1、春提前.栽培的蔬菜以茄果类、瓜类和部分叶菜类蔬菜为主.茄果类蔬菜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育苗,瓜类蔬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两类蔬菜都在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收获.苋菜、茼蒿等叶菜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至3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
2、夏季防雨遮阳.主要是利用大棚的顶膜避雨,加盖遮阳网遮光降温,种植青菜等叶菜.
3、秋延迟.主要栽培番茄、大椒、茄子、黄瓜、西瓜、刀豆等喜温型蔬菜和茼蒿、芹菜喜冷凉的蔬菜.秋延迟的蔬菜播种期大多在7月上中旬,黄瓜、西瓜的播种期为8月上旬.
4、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冬季寒冷季节在大棚内种植喜冷凉而且产值高的蔬菜,一般都是围绕春节上市,如苋菜、茼蒿、芹菜等,播种期在12月之前.
四、环境调控
设施栽培的目的就是通过人为调控的措施,创造出更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光照、温度、气体和土壤环境.但设施栽培容易造成棚内温度升降过快、湿度过大、土壤返盐等问题.
1、温度调控.⑴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覆盖材料,生产上大棚基本采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保温材料.⑵选用合理的骨架结构,以减少遮光面积,大、中、小棚基本上都采用钢架结构或竹结构.⑶采用多层覆盖,为了有效的保持棚温,可以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盖草帘,小棚内铺地膜.⑷临时加温措施,如地热线、油炉加温等.⑸适时通风,在棚内温度高于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光照调控.⑴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进行冬季生产要选用透光性能好、防尘、抗老化、无滴透明膜作为覆盖材料,大棚膜最好采用新的醋酸乙烯膜.⑵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在不降低温度的前提下,白天要尽可能对多层覆盖早揭迟盖,尤其是草帘.⑶采用人工补光,冬季如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可用白炽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既可弥补光照不足,又能增加棚内温度.⑷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冬季在棚内生产的果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叶和黄叶,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
3、湿度调控.⑴通风换气,冬季大棚生产棚内湿度很高,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要适时通风,通风时间要把握在外界气温高于棚内温度时进行,防止通风不当降低棚内温度.⑵地膜覆盖,由于棚内相当一部分的湿度来自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将土壤蒸发的水分控制在地膜以内.⑶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湿度.
4、气体调控.主要是补充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通风换气、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实现.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近10多年来发展面积迅猛.2003年全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750万亩,比1980年增长350倍.其中大棚1590万亩,中棚1275万亩,日光温室750万亩,加温温室和连栋大棚15万亩.我市大中棚面积目前有4万亩.
二是栽培方式多样.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地貌乃至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较大,加之经济技术基础不一.因而,开成了不同的设施栽培形式,如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日光温室,遮阳网覆盖栽培,防虫网栽培等.
三是南北栽培自成特色.南方地区夏季及早秋持续高温炎热和梅雨而导致蔬菜供应的“伏缺”,由于推广遮阳和防雨、防虫网覆盖栽培,加之选用相应的耐热、耐高温品种,解决了这一问题.北方冬季寒冷,光照充足,利用日光温室能有效地增加棚温,解决蔬菜的越冬及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
四是多品种、多茬次周年综合利用.由于防虫网、遮阳网的大面积推广运用,设施栽培除了冬季增温外,夏季还能进行防雨遮阳栽培,实现周年多品种、多茬次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二、设施栽培的类型和特点
1、小棚.一般采用毛竹等材料按80-100cm的间距插成拱架,棚高50―80cm,棚宽100―130cm,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晴天时升温迅速,缺点是夜晚降温快,加上棚矮小,不利于农事操作.在生产上一般和地膜覆盖相结合,主要适用于瓜、茄、豆和叶菜的春提早栽培.
2、中棚.一般1.5―1.8m,跨度4-6m,可在棚内进行农事操作,多为竹木结构,性能介于小棚和大棚之间.除用春提早栽培外,还可用于秋延后栽培和育苗.每亩成本约2000元左右.
3、大棚.一般长35―50m,跨度6―8m,高度2.5m左右,拱架大多为钢结构.大棚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作业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每亩造价约1.5万元.
4、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一种北边为土墙,南边为竹架或钢梁、竹杆相结合的半拱型薄膜覆盖的建筑物,其北墙一般高2.6m左右,南北向宽10m左右,东西向长80—100m.其特点是光能利用率高,升温快,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内外温差能达到15℃,空间高大,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喜温型蔬菜的生长,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多.每亩造价在3万元以上.
5、现代化温室.这类温室的特点是内部空间高大,温室顶高4―4.5m,设施的环境调控能力强,加温、降温、遮阳、灌溉、施肥等配套设施齐全,可以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缺点是设施昂贵,每亩造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多用于高档果菜类的栽培、技术示范和旅游观光等目的.
三、主要茬口安排
茬口安排的原则:一要考虑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如不要将喜冷凉的蔬菜放在夏季栽培,同种同科蔬菜不要在同一块地上长期连作等;二要考虑错开与露地蔬菜上市的时间,如果设施蔬菜的上市时间和露地蔬菜没有区别,则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无法体现;三要考虑蔬菜的经济价值,对于露地能够生产的产量高、价值低的蔬菜如大白菜、包菜等,一般不用设施栽培;四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判断哪些种类和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最佳上市期如何,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等因素,以此确定栽培蔬菜的种类和播种生产期;五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设施本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本地冬季阴雨天多,光照少,大棚不易进行越冬生产.
1、春提前.栽培的蔬菜以茄果类、瓜类和部分叶菜类蔬菜为主.茄果类蔬菜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育苗,瓜类蔬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两类蔬菜都在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收获.苋菜、茼蒿等叶菜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至3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
2、夏季防雨遮阳.主要是利用大棚的顶膜避雨,加盖遮阳网遮光降温,种植青菜等叶菜.
3、秋延迟.主要栽培番茄、大椒、茄子、黄瓜、西瓜、刀豆等喜温型蔬菜和茼蒿、芹菜喜冷凉的蔬菜.秋延迟的蔬菜播种期大多在7月上中旬,黄瓜、西瓜的播种期为8月上旬.
4、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冬季寒冷季节在大棚内种植喜冷凉而且产值高的蔬菜,一般都是围绕春节上市,如苋菜、茼蒿、芹菜等,播种期在12月之前.
四、环境调控
设施栽培的目的就是通过人为调控的措施,创造出更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光照、温度、气体和土壤环境.但设施栽培容易造成棚内温度升降过快、湿度过大、土壤返盐等问题.
1、温度调控.⑴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覆盖材料,生产上大棚基本采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保温材料.⑵选用合理的骨架结构,以减少遮光面积,大、中、小棚基本上都采用钢架结构或竹结构.⑶采用多层覆盖,为了有效的保持棚温,可以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盖草帘,小棚内铺地膜.⑷临时加温措施,如地热线、油炉加温等.⑸适时通风,在棚内温度高于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光照调控.⑴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进行冬季生产要选用透光性能好、防尘、抗老化、无滴透明膜作为覆盖材料,大棚膜最好采用新的醋酸乙烯膜.⑵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在不降低温度的前提下,白天要尽可能对多层覆盖早揭迟盖,尤其是草帘.⑶采用人工补光,冬季如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可用白炽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既可弥补光照不足,又能增加棚内温度.⑷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冬季在棚内生产的果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的老叶和黄叶,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
3、湿度调控.⑴通风换气,冬季大棚生产棚内湿度很高,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要适时通风,通风时间要把握在外界气温高于棚内温度时进行,防止通风不当降低棚内温度.⑵地膜覆盖,由于棚内相当一部分的湿度来自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将土壤蒸发的水分控制在地膜以内.⑶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湿度.
4、气体调控.主要是补充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通风换气、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实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3-04 10:19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