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拜佛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02:17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2-18 10:48
如何正确的拜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2-18 11:16
正确拜佛步骤: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是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撑起,直腰起立,两手合掌立直。
【注意事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经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拜佛的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虚。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了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在拜。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是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撑起,直腰起立,两手合掌立直。
【注意事项】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切无有如佛者,缚日罗省,”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经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
【拜佛的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虚。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了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只知道“他”在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2-18 17:10
1. 勤念佛这个很好 就应该这样。
2. 佛珠可以佩戴 但是要恭敬 入厕时候记得先摘下来。
3. 五戒十善 不是那么好做的 好好学着做 平时多护生放生
4. 可以的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可以诵《普贤行愿品》《楞严咒》《大悲咒》等等。
5. 吃肉是最大的恶,你第三条不是还问怎么行善吗 现在就告诉你 吃素就是大善,为了一己口腹众生就得丢掉性命这样的人能称作是善 恐怕众生都不会认同吧。
另外给你附带一段经文算是赠送
节选自《大方广华严经 十恶品》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
佛告迦叶:
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百千两金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能铸金为人数百,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作幡华宝盖,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复置是事,假使有人造大浮图宝塔,檐檐相次,如稻麻竹苇,上至梵天,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善男子,不食肉者,现世菩萨,则非凡夫。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18 15:42
三体投地拜下去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脚背贴着
- 3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18 14:12
用心拜佛
- 4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2-18 12:49
楼主 您好~
拜佛在佛法中,不仅是修定的好方式,也是降伏烦恼、智慧观行的好工具。
藉由顺畅的拜佛身行,以及配合带著忆念佛菩萨的念,是可以让你成就动中定力的功夫,也就是念佛三昧、称为拜佛三昧也可以。
拜佛,也是让你降低慢心的方式,特别是在大众中拜佛,消除慢心特别快。因此,拜佛的时候,并不用太讲就姿势,而是在於省力、顺畅、条柔。而一拜的时间也不能太快,建议一开始的时候,大概45秒到1分钟即可,要慢,定力才会出来。也才能培养细腻的动中定力。那以后不论是增长智慧、或者修除烦恼,才能得力。
那接著拜佛的同时,也应该忆念佛菩萨,如果只是纯粹拜佛,我们的意根心,无始以来就散乱、攀缘五欲习惯了,也与我执很深根第固的相应。那如果不透过安住於佛菩萨的净念中,那要初步降伏意根心的污染性、攀缘性是很难的,而且在佛法中,意根是相当关键的,这个心无时无刻再攀缘、审度、思量一切,纵然在睡觉时,也没有停止这种行为,所以当你意识中断而熟睡时,他还是在审度思量,因此当大地震时、或阳光照要你的身体时、或闹钟突然响起时,这时他就会察觉有大变动,然后赶紧唤起意识,也就是唤起你醒来,来看看怎麼了,而在熟睡中,他还是不安份,所以被蚊子叮得很厉害时,或身体睡姿很差,被压迫到某个地方时,他一样会注意到,只是意根这个心,分别功能很差,这是因为他所攀缘的太广泛的缘故,所以他会在这时候,微略的唤起少分的意识,来觉知情境,然后调整睡姿,可是这种情况,意识通常是极为赢劣的,所以在起床后,大多数都记不得。
这也就是说,意根所缘极广,那麼当我们无明、我执当还没断除的时候,意根就会因此很容易跟五欲烦恼相应,然后三不五时就是想著爱情、想著拉拉杂杂的事情,一直都止息不下这些热恼、烦恼的束缚。
所以,拜佛念佛就是初步降伏意根的好行门,透过缓慢、顺畅、条柔的拜佛动作,然后搭配轻轻带著忆佛念,也就是想念著佛菩萨,慢慢的就可以让意根安住於忆佛净念中,渐渐的也能初步远离五欲烦恼的束缚。
而忆佛的要领,就跟想念情人、想念母亲一样,轻轻地、淡淡地想念,很自然而然的去想著佛菩萨。就好像佛菩萨就在我身旁陪著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护念著我那样,跟母亲护念子女一般。那麼拜佛也是如此,一边也要检查拜佛是否顺畅、是否太绷紧,也轻轻带著这个净念。
然而这其中的细法、得力处,还是得靠楼主自己去体会、体验。因为功夫还是要靠自己来成就,就跟打球一样,除了有正确的方式外,没有练习也不可能抓到要领,除非天赋异岭,或是本身早已有深厚基础,那就另当别论。
而且,每天至少要拨个20~30分来练习,否则功夫也不容易快速成就,毕竟我们在目前这世界,染缘极多,稍不注意,就被烦恼牵著走,烦恼习气随之加重,因此每天勤练也是关键。
好,后学就不多说了,细腻关键之处,就留著楼主去体验,后学也准备拜佛去了!
阿弥陀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