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某同学甲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杯中充满氨气,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选项代号).
A.氨气易液化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水显碱性
②同学乙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也获得了成功,他的做法如下: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杯中出现气泡,当烧杯中的液体显________色时撤去毛巾,过一会儿即形成喷泉.
③甲同学受乙同学做法的启发,同样用装置乙进行喷泉实验,他的做法是:打开止水夹,用包有冰块的毛巾捂住圆底烧瓶一段时间,你认为甲同学的做法能否________(填“能”或“否”)获得成功.
④如右图所示,在烧杯A中盛有适量稀硫酸,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C悬浮于溶液中央,
B中盛有与稀硫酸等密度的Ba(OH)2溶液.烧杯中插入两根碳棒,用两节5号电池做电源,连接一个小灯泡,闭合整套装置,同时将B中溶液逐滴加入烧杯A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中,除观察到碳棒上有气泡外,还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①某同学甲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杯中充满氨气,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选项代号).A.氨气易液化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水显碱性②同学乙用图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22:50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04-11 17:2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4-11 18:46
BC 红 能 烧杯A中出现白色沉淀 小球下沉 灯泡变暗(或熄灭)解析分析: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是: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①从挤压胶头滴管能形成喷泉,分析烧瓶内气压的变化,从生成红色喷泉分析氨水的性质;
②分析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时内外压强的变化及氨气的性质;
③分析用包有冰块的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时内外压强的变化及氨气的性质;
④分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物的溶解性,发生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密度的变化,从溶液中的变化及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分析实验现象.解答:①从挤压胶头滴管能形成喷泉,其原因是烧瓶内气压变小,导致气压变化的是氨气极易溶于水,
由于生成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氨水呈碱性,故选BC;
②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部分氨气与水接触生成一水合氨,氨水显碱性,
遇酚酞变红.氨气减少会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故
①从挤压胶头滴管能形成喷泉,分析烧瓶内气压的变化,从生成红色喷泉分析氨水的性质;
②分析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时内外压强的变化及氨气的性质;
③分析用包有冰块的毛巾捂住圆底烧瓶时内外压强的变化及氨气的性质;
④分析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物的溶解性,发生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密度的变化,从溶液中的变化及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分析实验现象.解答:①从挤压胶头滴管能形成喷泉,其原因是烧瓶内气压变小,导致气压变化的是氨气极易溶于水,
由于生成了红色喷泉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氨水呈碱性,故选BC;
②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烧瓶内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部分氨气与水接触生成一水合氨,氨水显碱性,
遇酚酞变红.氨气减少会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11 19:07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