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曲的构造成因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7 20:19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11-16 22:18
褶曲的构造成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11-16 23:02
褶皱构造的成因主要包括水平挤压作用、水平扭动作用和垂直运动。
1、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褶皱:由地壳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褶皱构造,大量地分布于地壳表层的一定深度地带。它的主要特征是:背向斜都很发育,连续分布,排列的很紧闭,等斜褶皱、倒转褶皱等较常见。核部岩层有变厚现象,翼部常有牵引褶皱产生,轴面劈理往往很发育。这样的褶皱和断裂带等构成挤压构造带,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大。
2、水平扭动作用形成的褶皱:地壳的水平运动,并不意味着完全是单向的挤压作用,在区域性地壳运动中,若挤压力是不均衡的,方向相反的一组力偶时,很容易造成水平扭动作用,水平扭动作用造成的褶皱有如下主要特点:一系列背向斜的褶皱轴线,在空间呈雁行排列(平行错开),褶皱轴线与扭动方向的交角常为锐角,锐角尖指向相对盘岩块的运动方向,锐角的大小与挤压作用的强弱、岩石塑性的大小有关。挤压力大、岩石塑性强,则锐角小,否则就大。一组这样的褶皱有时向一个方向撒开,向另一个方向收敛,组成帚状构造。单个褶皱的内部构造现象与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褶皱基本相同。
3、垂直运动形成的褶皱:垂直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壳发生较大范围的隆起和拗陷,影响上覆岩层,形成褶皱 。这样的褶皱特点是,背斜或向斜单个出现的多,规模较大,两翼倾角较小,褶皱开阔。轴线通常没有一定方向性,有的背斜核部岩层变薄。垂直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产生基底断裂,由于断块的上下位移,牵动上覆岩层产生褶皱。这种褶皱的分布常局限于基底断裂附近,呈线形分布,褶皱也不剧烈,褶皱核部开阔而平坦其宽度远大于翼部,称为箱形背斜和屉形向斜。
4、褶曲要素:褶曲要素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褶曲空间形态特征的几何要素。
1.核 部简称核,泛指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
2.翼 部简称翼,泛指褶曲核部两侧的岩层。相邻的背、向斜褶曲共有一个翼。
3.翼间角为褶曲的横剖面上两翼同一层面拐点的切线之夹角。
4.转折端 泛指两翼岩层互相过渡的中间弯曲部分。
5.枢 纽为褶曲的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也可以看成是轴面与褶曲层面的交线。每一个发生了褶曲的层面都有自己的枢纽。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
6.轴 面为连接褶曲各层面的枢纽构成的面。轴面的产状与其地质面的产状一样,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的。但它只是一个假想面,故产状值不能直接测定,常通过赤平投影的方法来近似求得。
7.轴 迹 为轴面与地面及任一平面的交线。
8.脊线和槽线 脊线指背斜中同一褶曲层面上各最高点的连线;槽线则指向斜中同一褶曲层面上各最低点的连线。脊线和槽线与枢纽的位置通常不是恰好相重合的。在寻找储油构造、开发油、气矿产和地下水资源时,弄清褶曲的脊和槽的确切位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褶皱:由地壳的水平挤压运动产生的褶皱构造,大量地分布于地壳表层的一定深度地带。它的主要特征是:背向斜都很发育,连续分布,排列的很紧闭,等斜褶皱、倒转褶皱等较常见。核部岩层有变厚现象,翼部常有牵引褶皱产生,轴面劈理往往很发育。这样的褶皱和断裂带等构成挤压构造带,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大。
2、水平扭动作用形成的褶皱:地壳的水平运动,并不意味着完全是单向的挤压作用,在区域性地壳运动中,若挤压力是不均衡的,方向相反的一组力偶时,很容易造成水平扭动作用,水平扭动作用造成的褶皱有如下主要特点:一系列背向斜的褶皱轴线,在空间呈雁行排列(平行错开),褶皱轴线与扭动方向的交角常为锐角,锐角尖指向相对盘岩块的运动方向,锐角的大小与挤压作用的强弱、岩石塑性的大小有关。挤压力大、岩石塑性强,则锐角小,否则就大。一组这样的褶皱有时向一个方向撒开,向另一个方向收敛,组成帚状构造。单个褶皱的内部构造现象与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褶皱基本相同。
3、垂直运动形成的褶皱:垂直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地壳发生较大范围的隆起和拗陷,影响上覆岩层,形成褶皱 。这样的褶皱特点是,背斜或向斜单个出现的多,规模较大,两翼倾角较小,褶皱开阔。轴线通常没有一定方向性,有的背斜核部岩层变薄。垂直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产生基底断裂,由于断块的上下位移,牵动上覆岩层产生褶皱。这种褶皱的分布常局限于基底断裂附近,呈线形分布,褶皱也不剧烈,褶皱核部开阔而平坦其宽度远大于翼部,称为箱形背斜和屉形向斜。
4、褶曲要素:褶曲要素是从不同侧面反映褶曲空间形态特征的几何要素。
1.核 部简称核,泛指褶曲中心部位的岩层。
2.翼 部简称翼,泛指褶曲核部两侧的岩层。相邻的背、向斜褶曲共有一个翼。
3.翼间角为褶曲的横剖面上两翼同一层面拐点的切线之夹角。
4.转折端 泛指两翼岩层互相过渡的中间弯曲部分。
5.枢 纽为褶曲的同一层面上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也可以看成是轴面与褶曲层面的交线。每一个发生了褶曲的层面都有自己的枢纽。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
6.轴 面为连接褶曲各层面的枢纽构成的面。轴面的产状与其地质面的产状一样,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的。但它只是一个假想面,故产状值不能直接测定,常通过赤平投影的方法来近似求得。
7.轴 迹 为轴面与地面及任一平面的交线。
8.脊线和槽线 脊线指背斜中同一褶曲层面上各最高点的连线;槽线则指向斜中同一褶曲层面上各最低点的连线。脊线和槽线与枢纽的位置通常不是恰好相重合的。在寻找储油构造、开发油、气矿产和地下水资源时,弄清褶曲的脊和槽的确切位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