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试简述王守仁顺自然的教育主张?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04:02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3-14 10:41
简答题:试简述王守仁顺自然的教育主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14 11:02
1、明代的文教政策及教育的发展
明代文教政策与前代相比,其突出特色是中央集权;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并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2、明代的教育管理体制
明代的学校设置从数量、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相应地,其教育管理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子监、地方官学和私学等方面,明代也有许多新创。
3、明代的教育管理思想
在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中,王守仁是突出的代表,其教育管理思想值得分析和借鉴。
明代文教政策与前代相比,其突出特色是中央集权;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并从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2、明代的教育管理体制
明代的学校设置从数量、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相应地,其教育管理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子监、地方官学和私学等方面,明代也有许多新创。
3、明代的教育管理思想
在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中,王守仁是突出的代表,其教育管理思想值得分析和借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14 14:06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涪籂帝饺郜祭佃熄顶陇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所以,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 2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3-14 12:48
dag said on Sunday that the
- 3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3-14 11:25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所以,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所以,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