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中责与让有什么区别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07:05
- 提问者网友:轻浮
- 2021-03-15 09:21
在古汉语中责与让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15 10:37
让:本义是责备、责怪(《说文·言部》:“相则让也”);引申为谦让;因为谦让是一种厚人薄己的行为。又引申为拒绝。
责本义是债务(“债”是“责”的分化字)。《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有人欠债,债主自然要讨还,故引申为索取。《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於郑。”由索取又引申为要求。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对方有了过失,就应对其提出严厉的要求,那就是责备、谴责。《管子·大匡》:“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严厉地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那就是责问、质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吏簿责条侯。”还债是欠债者应尽的责任,故又引申为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责本义是债务(“债”是“责”的分化字)。《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有人欠债,债主自然要讨还,故引申为索取。《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於郑。”由索取又引申为要求。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对方有了过失,就应对其提出严厉的要求,那就是责备、谴责。《管子·大匡》:“文姜通于齐侯,桓公闻,责文姜。”严厉地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那就是责问、质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吏簿责条侯。”还债是欠债者应尽的责任,故又引申为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