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怎么理解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22:43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2-19 17:44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怎么理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2-19 18:01
不要认为这件善良的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这件罪恶的事很小就去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19 20:4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中文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外文名
It is a sin to, not in the good little
出自典故
《三国志·蜀志传》
人 物
刘备
目录
1 释义
2 原文
3 典故
释义编辑
翻译: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
启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
重点字意:勿:不要。
以:认为
善:好的行为,和“恶”相对。
为:做,行。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事,和“善”相对。
原文编辑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朕初疾但下痢耳,
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典故编辑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三国刘备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后世人传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文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外文名
It is a sin to, not in the good little
出自典故
《三国志·蜀志传》
人 物
刘备
目录
1 释义
2 原文
3 典故
释义编辑
翻译: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
启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
重点字意:勿:不要。
以:认为
善:好的行为,和“恶”相对。
为:做,行。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事,和“善”相对。
原文编辑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朕初疾但下痢耳,
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典故编辑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三国刘备文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后世人传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2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2-19 19:17
- 3楼网友:狂恋
- 2021-02-19 19:10
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也不要认为坏事小就任性去干。
- 4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2-19 18:07
是一句很有哲理的古话。是教人做人的道理。仁者者仁,智者见智。一般的理解就是,不要觉得是一件很小的好事就不去。比如说干净办公室走廊不知道谁扔了一个垃圾袋。不要觉得是一件很小的事就不去捡一下。后面那句就是不要觉得是一件很小的坏事就去做。比如有些住在高楼的人随便往外扔纸片就是不对的,就不应该去做。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