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要怎么做?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03:27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4-07 14:25
高中研究性学习要怎么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4-07 14:42
1998年以来,上海市敬业中学展开了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相应进行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其中,研究性学习是展开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介绍敬业中学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特色。
一、研究性学习是展开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它以学生做课题为主线,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等各种信息手段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校外的整个社会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将学生置于广阔的信息海洋,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由驰骋。其次,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信息渠道。通过课堂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学生的信息渠道从教科书、课堂的单一渠道变为多途径的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其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信息的选择、甄别、处理和表达,从而提升了其信息素养。学生要很好地完成一个课题,先要围绕研究课题收集信息,然后选择、整理信息,再进行加工和编码,最后处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实验方法。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后,还要撰写报告,运用较好的语言和符号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结论。例如,文字符号表达方式、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计算机多功能演示表达等。
二、上海市敬业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规划
敬业中学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总体规划:高一上学期,开设信息素养导论课,高一下学期进行课题研究方法初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高二在各学科范围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科领域内选择一项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在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研究成果的表达上都较前有所进步。高三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研究课题。高二是其中关键的一年。
1998年以来,敬业中学就利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高一学生中展开了研究性学习。高一上学期,为学生开设模块型信息导论课,激发学生信息意识,丰富学生信息来源;进行多次专题报告。辅导活动,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观察生活。高一下学期,让学生在自然的基础上组成研究小组,然后确定课题,着手开展研究。高一年级每周五下午的时间专门用于课题研究,为学生完成课题创造一定条件,并且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大家的努力,学生做出了88个课题。学校对这些课题进行了评奖和交流,有13个课题获奖,有5个课题在教师和学生大会上作了交流。在课题交流大会上,还请一些校外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学生的课题作了点评,有的还写了书面点评意见。
在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年级仍然坚持在学科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学科课程中,指导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必然要求其进行比较完整的收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这是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目标一一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我校完成市级课题“在高中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和研究”第二阶段既定任务的重要环节。
在高二年级的课程中,不设置独立的研究课程,而是在基础的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验。我们认为,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教材载体的问题;这种实验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课时,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课题的质量;更有利于克服学生在基础性课程学习和研究性课程中学习方式相悖的问题。这项实验进行得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原则:(1)全员参与——强调学生全体参加研究性学习。班主任承担组织工作;所有任课教师......余下全文>>
一、研究性学习是展开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之一
研究性学习是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它以学生做课题为主线,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等各种信息手段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校外的整个社会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将学生置于广阔的信息海洋,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由驰骋。其次,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信息渠道。通过课堂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学生的信息渠道从教科书、课堂的单一渠道变为多途径的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其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信息的选择、甄别、处理和表达,从而提升了其信息素养。学生要很好地完成一个课题,先要围绕研究课题收集信息,然后选择、整理信息,再进行加工和编码,最后处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实验方法。学生在通过各种方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后,还要撰写报告,运用较好的语言和符号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结论。例如,文字符号表达方式、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计算机多功能演示表达等。
二、上海市敬业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规划
敬业中学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总体规划:高一上学期,开设信息素养导论课,高一下学期进行课题研究方法初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高二在各学科范围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科领域内选择一项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在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研究成果的表达上都较前有所进步。高三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研究课题。高二是其中关键的一年。
1998年以来,敬业中学就利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高一学生中展开了研究性学习。高一上学期,为学生开设模块型信息导论课,激发学生信息意识,丰富学生信息来源;进行多次专题报告。辅导活动,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观察生活。高一下学期,让学生在自然的基础上组成研究小组,然后确定课题,着手开展研究。高一年级每周五下午的时间专门用于课题研究,为学生完成课题创造一定条件,并且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大家的努力,学生做出了88个课题。学校对这些课题进行了评奖和交流,有13个课题获奖,有5个课题在教师和学生大会上作了交流。在课题交流大会上,还请一些校外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对学生的课题作了点评,有的还写了书面点评意见。
在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高二年级仍然坚持在学科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在学科课程中,指导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必然要求其进行比较完整的收集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这是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目标一一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我校完成市级课题“在高中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和研究”第二阶段既定任务的重要环节。
在高二年级的课程中,不设置独立的研究课程,而是在基础的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验。我们认为,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教材载体的问题;这种实验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课时,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课题的质量;更有利于克服学生在基础性课程学习和研究性课程中学习方式相悖的问题。这项实验进行得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原则:(1)全员参与——强调学生全体参加研究性学习。班主任承担组织工作;所有任课教师......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