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夏天的诗句有什么,描写放风筝的诗句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13:31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4-30 00:40
表示夏天的诗句有什么,描写放风筝的诗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4-30 02:05
古人咏风筝诗赏析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
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
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余下全文>>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
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
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